银行股批量破净 银行股投资机会是否到来?
16只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破净”。银行股可以作为价值投资的标的,但目前远离股市、静观其变恐怕是最佳方式。
就在郭树清一而再、再而三地倡导蓝筹股价值投资理念之际,蓝筹股的中流砥柱——银行股股价却在节节下跌,并出现了批量“破净”现象。银行股的“白菜价”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银行股的买入时机是否来临?
银行股批量“破净”
“破净”,即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值。在股市中,对于一家公司价值的衡量有多个尺度,而每股净资产值可谓是公认的股价底线,是股票的成本。股价一旦“破净”,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低于了“成本价”,股票变成了打折出售。
从历史走势看,在熊市中,A股“破净”是常有的事,其中又以钢铁股的集体“破净”最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剔除净资产为负及长期停牌的上市公司等不可比因素后,当前2355家A股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市净率为1.94倍(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值之比)。这一平均市净率水平已经低于2008年历史底部1664点时的市净率水平。当时A股加权平均市净率为2.02倍。在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中,341家公司市净率水平低于1664点时水平,占比14.48%。目前,A股市场共有658家公司的市净率低于2倍,占比27.94%,而安阳钢铁等38只个股“破净”。
在股市的持续低迷中,投资者对钢铁股的“破净”已习已为常。然而,这一次下跌,日进斗金、业绩蒸蒸日上、让其他行业 “羡慕嫉妒恨”的银行股也加入“破净”行列,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自6月初,交通银行股价率先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后,近日不断有银行股加入“破净”的队伍,包括华夏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截至6月12日收盘,交通银行最新股价4.45元,已较4.65元的每股净资产便宜了0.20元。
虽然另外12家上市银行股价尚未“破净”,但也岌岌可危。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银行股的市净率就已经在2倍以下。截至6月12日,两市16只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为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市净率分别只有1.42倍、1.36倍和1.32倍。相比之下,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的市净率则分别只有1.05倍、1.09倍和1.09倍,徘徊在“破净”的边缘。
缘何批量“破净”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银行股为何会出现批量“破净”?是业绩不好吗?显然不是。
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达2.6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净利润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其净利润接近9000亿元,净利润增速普遍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虽然上市银行仅有16家,但有媒体曾经做过计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就占到了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0%以上。这一数据将贴着“高成长”标签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是业绩预期不好吗?“银行板块业绩增速下降是确定的。”中投证券在其研报中表示,近期的经济和金融数据给银行板块估值带来压力,尤其是影响银行业利润最重要的净息差水平开始收窄,主营业务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压。
6月8日,央行三年半来首次降息,再次印证了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在此背景下,市场预期银行业业绩增速放缓。同时,降息直接导致了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空间收窄,银行业前两年的超高业绩增速不再。令投资者更为担忧的是:我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而中国人民银行却放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而缩小了银行的利差空间,这对银行股来说绝对是利空。光大证券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放缓至19%。
事实上,银行股不断遭受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另一大原因是:银行股不断圈钱。不少银行在融资时信誓旦旦地说,本次融资可满足未来几年的资金需求,但不久便再次抛出巨额再融资计划。市场不断传来的消息是:交通银行560多亿元A+H定向增发方案获股东大会批准;招商银行总额不超过350亿元A+H配股方案也获证监会通过;刚刚完成H股配售的民生银行仍有不超过200亿元的A股可转债发行计划待证监会审批;等等。而在一次又一次融资完后,银行员工薪酬收入惊人地上涨,更令投资者愤懑。
有券商测算,到2012年末,在没有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上市银行的资本缺口在2500亿~3000亿元左右,到2013年年底资本缺口将上升至5000亿元。巨额再融资如山般压在投资者头上,远离银行股也在情理之中。
投资机会是否来临
巴菲特有个投资成功秘笈:人取我舍,人舍我取。股市本是一场人性较量的游戏,当银行股几乎已是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甩卖,对市场而言,是否意味着“捡皮夹子”的投资时机到了?
从估值的角度看,银行股目前的股价相对较低。一般而言,市净率相对较低的个股之投资风险较小,安全边际较高。历史地看,银行股从未这样便宜过,此次可谓是达到了“白菜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