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后磁条银行卡不能用了?是真的吗?
还记得那条关于磁条卡要取消的通知吗?2016年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
磁条卡到底还能不能用?银行为何要跟磁条交易“过不去”?
5月1日起,磁条卡不能使用了?
将关闭芯片复合卡磁条交易的消息一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曾一度被误读成所有的磁条卡都将变成“废卡”。
大限将至,是否5月1日起磁条卡都不能用了?
国是直通车记者走访了多家银行,工作人员都表示:尚未收到通知。
工商银行北京甘家口支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通知》中提到的关闭磁条交易也是指关闭芯片磁条复合卡中的磁条交易,单纯的磁条卡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截至发稿,银行尚未收到通知要在5月1日之后关闭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
记者走访建设银行增光路支行,也得到了同样的答复。
因此,《通知》中要求5月1日起关闭磁条复合卡的磁条交易,即使真的实行了,该卡片还可以继续使用。当然,大家手中持有的磁条卡也不会受到影响,还可以继续使用。
银行为何要跟磁条交易“过不去”?
据了解,传统银行卡磁条技术相对简单,磁条信息易被破解和复制,犯罪分子通过使用磁条信息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磁道信息,然后再通过针孔摄像机或电话欺诈等方式骗得密码就可以伪造磁条银行卡,导致一些持卡人卡不离手也被盗刷,造成较大损失。
此外,磁条卡的磁条容易破损或消磁,导致刷卡不成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与磁条卡相比,IC芯片卡更为安全且容量大,可以存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卡上有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并且在使用保护上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
芯片卡复制难度极高,具备很强的抗攻击能力。
因此,即使不会停止使用磁条复合卡或磁条卡,为了自己账户的安全,也可以将手中的此类卡片更换成芯片卡。
要换卡,怎么换?
目前,换卡只支持在银行网点柜台办理。
换卡需要携带身份证和原磁条卡,如果之前有办理过u盾等,也需要携带。
到银行取号后,要和银行柜台人员说明是卡号不变还是重新办理一张新卡。如果要求卡号不变,则需要等待办理时间,如果是新办芯片卡,则直接办理开户并将此前的卡停用,重新开户后关联之前银行卡的信息,不过与之前银行卡绑定的其他业务需要自己更改信息。
各家银行的换卡流程都是一样,换卡的服务和产生的费用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对流程或者服务、费用不清楚,可以直接电话该银行客服电话人工服务,询问清楚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毁损,千万不要随意丢弃,甚至贪小便宜出售。
据介绍,大部分银行已经可以提供异地销户业务。比如客户可以拿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去工商银行在北京市的指定网点销户;建设银行的大部分支行网点都可以直接办理异地卡的销户,但如果办理过u盾的朋友,除了卡和身份证,请一定记得将u盾带上。
延伸阅读
银行卡的“前世今生”
1979 年,第一个由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代理的香港东亚银行东美信用卡收单业务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实际上是境外卡在国内银行办理柜面取现业务。
1981 年到1983 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了外卡收单业务,VISA、Mastercard、JCB 卡就在此时进入中国。
直到1985 年,大陆第一张银行卡——“中银卡”(准贷记卡)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
1987 年,首台ATM机在广东珠海出现。磁条卡可以直接在ATM上取款,让大家顿感便捷。
1995 年3 月,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的贷记卡——广发银行卡,开创中国信用卡市场先河。
1995年7月,招商银行一卡通面世,成为中国银行卡产品创新的重要标志。
2002 年3 月26 日,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宣告中国银行卡体制创新进入新的阶段。
2002 年,在人民银行的组织领导下,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努力,实现了联网通用“314”目标,国内银行卡跨行交易的省际“高速公路”初步搭建起来。
2002年5月,工行牡丹卡中心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事业部制相对独立的信用卡中心,实行统一调度、内部独立核算、垂直管理和专业化经营。
2003年8月,银联推出“62”BIN号的银联标准卡,填补了国内银行卡市场长期以来无自主品牌卡的空白。
2004 年1月,银联卡在香港正式开刷,迈出了银行卡自主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
根据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银联卡全球发行累计超过60亿张,银联卡全球受理网络已延伸到16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逾4000万家商户和超220万台A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