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市场你不知道的秘密
艺术品市场近几年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动辄上千万的艺术品成出不穷。不但让国人,甚至外国人都惊讶,中国人真有钱!在这些高价成交的艺术品,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都是以拍卖的方式成交。而拍卖这种交易模式早期起源于西方,在西方已经有一套完善的拍卖交易产业链。但是近几十年,我们国内也开始了这种艺术品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优点很多,同时在国内的发展由于拍卖交易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这种交易方式已经开始变味。
完善成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能使买卖双方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充分的竞争,也会使艺术品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如今却饱受垢病,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消息,目前国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队伍总共也仅有7000万人。书画家的队伍越来越大,而收藏家、购买者的队伍却并没有成倍地增长。
面对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一些急于出名急于获取经济效益的书画家怎么从这种状况中突围呢?于是他们把拍卖炒作当成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根救命的稻草,也正因为这股炒作之风,艺术品拍卖过半成交无人埋单,作价做局传闻甚嚣尘上。于是在艺术品拍卖环节就有着一些“不能说的秘密”。近几年,全国每年文物艺术品拍卖1000万元以上成交拍品,多达几百件,已完成结算的却不到一半,未完成结算的占成交拍品比一半以上,涉及的货款高达几十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拍而不买,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有人故意哄抬价格,在作价。特别是亿级的拍卖是否有作价做局嫌疑,外人不好下判断;至于艺术品基金募集的资金到底用于何处,外人更不能随便乱说。只能说,真正的艺术品基金很少去操作亿级的藏品,一般艺术品基金会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的风险。
专业人士言:艺术品拍卖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试图通过艺术品来盈利,是十分正当的目标。要回归拍卖本质,艺术品市场当务之急是重建信用系统,诚则真,真则取信于藏家买家。以文化、传统的价值来作为衡量各种交易的尺度,并且靠从业者的自觉和诚信让传统永恒并意义久远。
因此,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浙江大学书画研究院院长陈振濓教授看来:拍卖在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以盈利赚钱为目的。
只要拍卖业回归本真,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行业,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