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展进入“互动”时代
作为2017年上海艺术界的开年大展——詹姆斯·特瑞尔回想展(James Turrell: Immersive Light)将于1月22日至5月21日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揭幕。
这位现年74岁的艺术家迄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超过160次个展,而光线则是其一生唯一的创作素材。特瑞尔善于挑衅观众对于想象与现实、空间与界限、被动观看与沉浸式体会等方面的感官认知,因此其作品也要求极为复杂的工程搭建来实现光线与空间的精准掌握,此次尚未对外颁布的展览计划让特瑞尔在中国的首个回顾展备受等待。
特瑞尔曾经说过:“观众一定要沉浸在这件作品中,就像走进一幅绘画中一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黑暗的房间里悄悄地坐上10分钟,直到真的看到(我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因此从某种水平上来说,作品也在自我筛选着它的观众,而我对此并不介意。”但是他也提到,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也希望创作出能让观众投入的作品。对于观众来说,一旦投入,他们就将从作品中有所收获。
事实上,互动介入艺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15年,大型互动艺术装置《雨屋》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行。占地150平米的神秘屋子里下着一场瓢泼大雨,当你进入后,却会发现在里面任意走动而不会被淋湿,让你产生能控制雨的错觉。
无论是特瑞尔回想展,还是《雨屋》,都是因为艺术、科学、自然生态创新而更美。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艺术与科学,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也有着共同点:两者都是人类创造的不同文化形式,具有共生性和互动性,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创作的更高层次。
随着传统艺术形式逐渐开始产生“疲劳”,人们更加期待的是一种以自己也能参与创作的模式,也就是解脱技法的束缚,真正体验到艺术的感觉。事实上,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莫奈毕生追求用色彩和笔触表现随着光的变化事物在眼中呈现的景象,但白内障导致他的作品出现很大变化,景物的细节变得模糊,色彩也与前期的风格截然不同。艺术批评家却认为:这种变化让莫奈突破了观察者的界限,他晚期的《睡莲》,模糊的轮廓与不真实的色彩,充满了“精神上的超脱”感。
荷兰“风格派”画家代表人物皮耶特?蒙德里安多年用绘画寻求有关几何形状的真相,最后他认为答案是直线,直线构成了所有形状,若干年后,生理学家们发现了“方位选择性细胞”,这些细胞选择性地只对直线进行反应,而正是这些细胞,被认为是让大脑形成对形状之感知的基本构件。
在毕加索1903年的作品《悲剧》面前,神经学家承认,艺术家们很早以前就懂得了利用光线营造空间景深,而事实上神经科学认为,我们对于景深的感知、对于三维和运动的感知、对于空间组织的感知,来自于视觉系统的一个分部,这个分部是进化过程中留下的一个老部件,它对于色彩是盲的,看到的世界是一堆堆灰色的阴影,因此在缺乏光线明暗对比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看到景深和物体的运动,而在毕加索的这幅作品中,观众能感到明显的三维感,那是因为毕加索巧妙地利用了光线,虽然他对神经老部件一无所知。
艺术为什么如此重要?按照爱因斯坦的意见,也许就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只是关于当下的了解,而想象力拥抱整个世界,包括未曾懂得的”。如果将特瑞尔回想展放在五年前,或许只能在业内引起关注,但是在今天,这个展览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微信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种转变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国艺术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技法艺术向观念艺术发生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