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已久的税延养老保险胎动 年内有望上海试点
|
“如无意外,酝酿已久的上海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简称税延养老保险)可年内试点,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此事。”5月2日,一位接近保监会人士说。
保监会只是税延养老保险方案设计的参与方之一,何时试点还取决于上海市方面向财政部上报方案的具体时间,以及方案的批复情况,上述人士透露,目前试点方案尚未递交。
据悉,税延养老保险也是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上海主持召开的保险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的重点议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看似破茧欲出的税收递延问题及障碍业已解决,症结可能在于体制因素,而非类似“税收”的技术问题。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说,税延养老保险的试点前提条件是配套政策,先有条例,还得立法,否则推行难度较大,因为容易造成地方不公平,引起地区之间新的不平衡。
肯定推出来?
“方案没有问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去设计方案;经测算,税收递延实施后的状态是增加税收,这项改革今年肯定得推出来。”接近上述保监会人士说。
这位接近保监会人士的自信或缘于有关部委的共识。有媒体报道,目前保监会已与财政部就税延养老保险达成基本共识,力争年内在沪试点。同时,各地都在积极争取试点,预计税延养老保险向全国铺开的时间或早于预期。
国内个人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两部分,企业年金和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据中信证券分析师魏涛预测,目前上海税收递延养老险方案可能对以上两种养老方式同时免税。
中信证券报告估计,上海养老金税收递延方案的免税上限或设置在1000元,用于个人养老保险免税700元,用于企业年金免税300元。递延税率可能设置为20%,即个人或拿出其工资收入的700元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若企业为员工建立了企业年金,则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缴纳的300元可以从税前列支。
事实上,对于税延养老保险的试点,保险公司已经期待很久。
卢明(化名)是上海一家大型险企的销售经理。从2009年下半年起,其公司就开始筹备税延养老保险的产品研发,两年多过去,他们的产品已经跟随个税政策的变动更新升级了几轮,但迟迟等不到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沪上各大险企看来,税延养老保险是未来必争的“大蛋糕”和保险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但相比之下,掌握放行权的财政和税务部门的态度更为谨慎。去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在陆家嘴论坛金融发展环境专题讨论时曾透露,国税总局正在细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个人所得税可延期纳税方案,并称届时该方案仅限于上海试点,该举措将适当减轻普通人税务负担。不过,截止目前,尚无相关进展消息。
保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税延养老保险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与个人所得税相关,个税基本制度尚未完善是影响税延型养老险推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究竟是先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制度更重要,还是发展保险业、金融业更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还是前者为先。”最早参与税延养老保险研究的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教授胡怡建指出,孰轻孰重,是保险业和政府部门态度相左的关键。
险企冲动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险,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会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
卢明说,税延保险产品在国外非常通行,可通过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鼓励居民购买养老保险。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内,上海迅速成为专业养老险企布局的重点。目前,上海已有6家保险公司获准参与税延养老保险前期筹备工作。据卢明了解,其中大部分公司在业务流程、产品开发、客户资源等方面早都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
实际上,对于在企业年金已进入“白热化”竞争的险企来说,税延养老保险可能是一块不得不争的“蛋糕”。
根据卢明的计算,以目前各家险企拟定每人每月600元的免税限额,每人全年则是7200元,而上海的企业数量数以十万计,企业职工人数则达到千万,尽管不可能每家企业每个员工都会购买,而且以600元每月保费计算,必须年收入在7万左右的个人才能买得起,但是这个市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疑也是巨大的。此外,业内根据模型假设做过计算,上海因税延养老保险每年将增加34.56亿元的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