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险营销员群体 压力大苦涩“特殊身份”
更大的职业风险是执业中的道德风险。在这个问题上,程红一开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告诉记者,大家都认为保险营销员说话“水分大”,其实很多都是公司教的。“公司对业务员的培训里,都有一套‘话术’,就是和客户交流时怎么说话。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一半是说‘瞎话’。公司还经常告诉我们,和客户交流时尽量少发短信,多在电话里说。口说无凭嘛!我们都是本地人,怎么能随便和客户胡说呢,人家还不得追到家里来啊?”
如果真遇到投诉,或者监管部门来查,公司又会尽量把责任往营销员身上推。“前段时间有人来公司检查,公司就跟我们打招呼,让把平时用的材料该处理的处理,该锁起来的锁起来,人也躲远点儿。还告诉我们,如果谁被查出问题,就要重罚。其实这些材料都是公司印的,还让我们掏钱买。但营销员也是敢怒不敢言,如果被查出问题,只能认罚。”程红说。
难以体会社会尊重
“公众对保险的认可程度在提高,对营销员却越来越不放心”
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怕和保险营销员打交道。一旦沾上,就是连续不断的电话“轰炸”。其实,这也是营销员的苦恼:工作被社会厌弃,电话拜访、陌生拜访不受尊重。很多人做这份工作,家人不支持,朋友不理解。
林京华说,确实有很多营销员素质不高,天天贴着客户,还不断打骚扰电话。人家不烦才怪。还有的人做事不讲规矩,比如按规定,保单必须是投保人本人签字,有的营销员图省事,找客户不在,就让客户身边的人代签,还跟人家说没关系。真要有纠纷就说不清楚了。所以说,如今营销员的社会形象不佳,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
程红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一行十多年,最大感受是,公众对保险的认可程度在提高,对营销员却越来越不放心。“刚入行那会儿其实不是这样,大家都挺讲规矩的。这些年就是让这些营销方式给做坏了。其实我从内心里很喜欢这个职业的,但现在说实话真是不太想做了。之所以不愿意离开,主要是因为年纪大了,30多岁开始做,毕竟是十几年了。”
林京华则认为,这个职业还是有它的优势。“比较灵活,而且收入和业绩直接挂钩,做得好挣多少钱都有可能,上不封顶。个人能力因此有很大的施展空间。将合适的保险产品卖给需要的消费者,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成就感。关键还是制度怎么更加完善,既能够约束营销员的行为,又能给我们更多激励和保障。”
“保险营销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很关键的,不能总是在‘卖保险’的层次。现在老百姓对金融的了解越来越多,理财意识也越来越强。保险营销员也应该相应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仅是保险,股票、黄金等各领域的投资,都得了解,能够给客户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样才能取得客户的信任,并得到社会认可。”林京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