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仍处摸索期 市场还在洗牌
从2011年的32亿元到2015年的2234亿元,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仅用了4年就实现了仅69倍的增长。这种井喷式的发展,吸引了各路人马,也给互联网保险圈子带来前所未有的热闹。
仅2015年一年,就有超过30家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企业。进入2016年,除了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也依托自身的场景化和大数据优势纷纷切入互联网保险领域。
在资本和行业均已“不淡定”的当下,行业从业人员又是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呢?
作为互联网保险十多年的从业者,泰康在线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丁峻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螺旋式增长可能会是互联网保险的常态,互联网保险会在不断试错和突破中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同时,产品创新、后期服务、场景融合等都是考验从业者和从业企业的难题。
螺旋式上升是趋势
对照近几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数据,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了各方看好互联网保险前景的依据。几乎所有切入互联网保险的企业、中介平台、资本似乎都认为互联网保险的爆发会是一个必然。
中保协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行业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高达2234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互联网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占也从2011年的0.2%上升至9.2%。今年一季度,互联网人身险业务更是实现了2.5倍的增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20.3亿元。
这样高速发展的态势,受到很多资本青睐,不少风投也将目标锁定在了这一领域。然而,在业内人看来,行业进入持续高速增长仅仅是一个预期,螺旋式上升或许才是正常的趋势。
“从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互联网保险进入黄金发展期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丁峻峰分析称,快速爆发给行业带来许多新挑战,比如风控体系建设、客户成熟度、产品生命周期短、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等。
事实上,互联网保险产品发展的这几年,也确实存在上述问题。从目前市场上的销售的产品来看,除了退货运费险、航延险等有特定场景化需求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比较成熟外,大部分依托互联网创新的保险产品都无法摆脱短周期的困扰,甚至有一些产品上架后,被消费者看作是噱头。
在丁峻峰看来,这个行业还处于业务模式摸索期,从业者和消费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认知,共同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现在这个行业进入了纠偏的过程,之前会出现一些盲目乐观者,认为互联网保险会颠覆传统保险。事实并非如此,互联网保险仍旧是保险,仍需要坚守保险的基本规律,而且会与传统保险共生发展。
市场仍处于洗牌期
即便互联网保险行业仍不成熟,但互联网保险公司和从业者却并未却步。相反,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互联网保险领域不断有新从业者加入,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从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到安心保险和易安保险,如今互联网保险领域的从业机构已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此外,保险代理人平台、保险直销超市、保险特卖等中介也在积极切入。
关于谁更有优势也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互联网企业认为只有场景、有用户积累,是切入互联网保险的优势所在;触网的传统保险企业亦不甘落后,认为后期服务和产品设计、精算是保险的本质,这是无法逾越的门槛。
针对这一情况,丁峻峰认为,现在还很难定论哪家更有发展前景,毕竟各家有各家的优势。如果要说谁能笑到最后,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习能力、融合能力和团队积累上。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肯定是有的,场景、数据和客户积累,但只有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把产品呈现给客户才是关键。”丁峻峰表示,场景、客户流量是互联网企业进入这个行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说凭这些完全可以颠覆传统公司,风控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甚至产品线的延伸等都是需要去面对和考虑的,作为一个保险公司,仅靠一个产品其实是很难长久去发展的。
不过,丁峻峰也没有过分夸大传统保险公司转型做互联网保险的优势。他表示,作为首家由中国大型保险企业发起成立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虽然仅拿到牌照半年多,但已作为泰康人寿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营16年。在运营过程中,团队对保险的认识和风险防控已经相对成熟。“团队经验和完整性、保险风控专业性和线下服务是我们的优势。”
对于未来,丁峻峰称,“现在很难说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毕竟大家都在摸索期,大家在商业模式、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在挖掘广阔的市场,也各自都存在短板,需要去突破、去尝试。所以也谈不上谁天然就会占据很多优势,我觉得各有所长吧,就看谁的学习能力更强,融合能力更强,团队积累的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