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举牌不可任性
险企举牌不可任性
梁 睿
上周四,保监会对外公布了上半年保险资金的业绩。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为1055.86亿元,同比下降54.05%,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944.82亿元,同比减少2160.30亿元,下降42.32%。股票投资收益下滑是险企歉收的主因,不少曾经豪情万丈在二级市场上“买买买”的险企,现在却面临着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
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7月份,已有10家保险公司累计举牌近40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余额将近4000亿元。对比保险公司买入这些股票的价格可以发现,有8家保险资金去年的举牌成本并不比市场现价低,这意味着这些保险公司现在处于账面浮亏状态,举牌并未达到获得投资收益的目的。
因举牌万科而风光一时的前海人寿,在投资收益上也并不理想。一年前,宝能控股的前海人寿动用的万能险和传统保费两大险资,虽然目前还处于安全边际,但是随着万科复牌后的持续大跌,绝大部分浮盈已经被抹平。剔除交易成本和佣金费用,前海人寿投资万科一年来给投保人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这还只是体现在账面上的,在当前价格下能否顺利出售还要打个问号。
当然,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之前,也曾有着精确的打算。比如,从收益来看,在当前低利率、资产荒的环境下,投资别的标的也许每年只有3%-5%的收益,而投资二级市场,一旦行情好就能博个好收益;再比如,可以利用会计准则释放更多资本,持股上市公司比例超过20%后,可将这笔投资计在“长期股权投资”项下,原来用公允价值计量法也可改为权益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资本;当下,保费收入大增,而赔付则是多年后的事,趁机多囤点地产股坐等分红,也是不错的买卖。
但千算万算,漏算了流动性风险,一切都白搭。正所谓“举牌容易兑现难”。以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时购入股票的数量和规模,很难在合适的价位找到接盘者,这就意味着即使举牌的险企账面上有盈利,也难有机会兑现。更何况投资二级市场钱,不少还是销售万能险等获得的短期资金,如果这笔钱在股市被套,一旦面临兑付压力,险企就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奔命。
不少保险资金是客户的养老钱、救急钱,在股票二级市场被套牢,不仅会影响险资的偿付能力,也会增加行业风险。今年2月份,曾经的举牌大户之一——中融人寿,因偿付能力不达标被保监会勒令暂停投资业务,成为险资大量举牌后首家因资产状况不良而尝“苦果”的险企。殷鉴不远,险资举牌应谨慎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