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季经济数据:企业信心攀升彰显活力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整体运行状况趋好,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活跃,推进发展的大谋划、大手笔接连不断:瞄准全球高端,家电企业TCL旗下华星光电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50亿元建设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推动行业“蝶变”,钢铁业龙头宝武集团牵头发起设立中国第一只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基金规模初定400亿至800亿元,助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这一系列积极举措,反映了我国企业奋发进取的蓬勃态势,凸显了当前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发展信心。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1.5,较上季度提高7.4个点,较上年同期提高17.8个点。
广大企业发展信心明显增强,有内外部环境改善的因素。
首先,市场形势有所改善。从外部看,全球经济总体温和回升,更大范围内的经济体对“一带一路”倡议认可度提高,为我国企业拓展外需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带动了出口的快速增长。从内部看,工业库存见底回升,库存调整周期结束对经济的正面刺激作用显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于去年9月份实现同比转正,今年一季度同比上涨7.4%。随着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加快,效益明显改善。一季度,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2%和23.2%,运行质量持续改善,大多数央企经营信心显著增强。
其次,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持续见效。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8%,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及成本下降,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1元,同比减少0.28元。通过扎实去产能,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压力有所缓解,相关行业企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及加快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等举措,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激发了市场活力。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投资创业热情持续不减,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359.8万户,同比增长19.5%;新登记企业125.5万户,日均新增1.4万户;全国民间投资增长7.7%,比1-2月份加快了1个百分点。
第三,创新引领作用更加显著。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双创”活动蓬勃开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成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传统产业继续改造提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高附加值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等新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网上零售等新业态迅猛发展。新动能的加速积聚,带来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从劳动生产率看,一季度,我国劳动生产率约为23277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同期增长6.7%。从相关产业利润看,1-2月,规模以上企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9%,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9.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3.2%。随着创新正反馈机制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业绩高增长,拿到了创新高回报,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干劲也更足了。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发展的潜力大、韧性足、回旋余地广,具备良好的要素支撑条件。近年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全国上下把握做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顶住了下行压力,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诸多指标亮点纷呈,向好发展势头引发全球关注。这也进一步改善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广大企业抓机遇、谋发展的信心。可以预见,基于良好预期,今后一个时期市场主体会积极扩大投资、加强创新,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迅猛发力,而企业活力的增强、创新能量的释放,将为宏观经济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通过从微观到宏观的良性循环,中国经济必将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