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时代到来 绿皮车渐行渐远或将功成身退
与李飞同行的还有兰考张君墓镇东官路村其他十几个伙伴,他们都是90后,大都较早辍学,受年龄稍大一些的同村外出务工者的影响,决定“步其后尘”。
他们大都怀揣着很现实的梦想,挣钱、娶媳妇、再学门手艺,这些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求并不算高,但是对于这些过早辍学,文化水平不高,出身农村的年轻人来说,每一步,都很艰难,然而,这每一步也都是他们反复做着的多彩梦想。
绿皮车价格便宜,每公里仅六分钱
在众多的交通运输工具中,火车以其低廉的价格,备受低收入群体欢迎。在火车种类中,又以绿皮车的价格为最低,所以,有人称,绿皮车是“民工专列”。
如果按照每公里的费用,无疑,绿皮车是最便宜的。举例来说,郑州至杭州的2194次列车,全程票价是69元,其所跑线路总长度为1047公里,折合成每公里的价格是六分钱,百公里才六块钱。
郑州开往新乡的4716次列车也是绿皮车,其票价仅为5.5元,而全程是80公里,每公里的价格也大概在7分钱左右。
如果单纯从价格上看,绿皮车似乎还很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其安全隐患一直都存在。
铁道部去年以来,提出要让旅客从以往的“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据一位铁路系统内部人士分析指出,走得了,对铁路的安全和舒适形成很大的挑战,而走得好,则是安全、舒适均能兼顾的一种做法。
这种转变,加速了绿皮车驶进历史博物馆的进程,相对地以牺牲安全和舒适,而换来的低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
对于绿皮车来说,2194次列车长张大志介绍,每个车厢内的烧煤采暖的锅炉是防火的重点部位,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在其他车辆上都是用电,不存在这样的隐患。
绿色曾经代表着先进,现在却是“低档”的代名词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公路、民航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火车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来自兰考的韩先生至今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求学时,乘坐绿皮车是他的首选交通工具。
“那时候,感觉绿皮车特别方便,因为公路路况太差,坐汽车颠簸得厉害,乘坐绿皮车要平稳得多,而且,遇到雨雪天气,也不用担心车祸。”安全、舒适,是那时候韩先生乘坐绿皮车的感受。
但是,随着后来民工潮的兴起,城市间人员流动的频繁,绿皮车的乘客逐渐多起来,尤其是赶上春运时期,“挤”成了明显特征。
韩先生乘坐绿皮车已经17年,他说,起初还好一些,越往后越挤。因为更舒适、更快捷的K、T、D字头车的出现,绿皮车的弊端才完全浮现出来。
与其他车相比,绿皮车不仅设施落后,超员现象严重,而且速度慢,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了,他说,现在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都想坐个速度快的、较舒适的车。
很多旅客在乘坐绿皮车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绿皮车等待其他车辆先行的经历,这大大延长了绿皮车的运行时间。
据一位铁路系统人士介绍,不同颜色的客运列车代表着不同的身份。最起初,除了货运火车,客运列车是清一色绿,在随后的铁路发展中,红皮车、蓝皮车、白皮车分别加入行列。
她介绍说,在各种颜色的列车中,行驶到铁轨上时,绿皮车的“路权”是最低的。绿皮车要让行K字头的红皮车,红皮车要让行T字头的蓝皮车,蓝皮车要让行D字头的白皮车,即动车。而绿皮车要让行所有以上这些车。
她说,绿皮车中分固定线路的车和临时加开的客车,其中,临时加开的绿皮车要让行固定线路跑的绿皮车。
所以,在每一年的春运中,加开的临时绿皮车,一般运行时间较长,速度较慢,就是因为它要为所有铁轨上行驶的列车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