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被查后国资委官员关键时间点力挺华润维稳
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华润在给外贸部的方案中提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拟逐步改变目前派干部的方法。今后华润集团作为一个企业,要求列入国家培训计划,请内地院校每年培养30至50名大学生……干部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不断提高素质。现在港的内派队伍凡条件适合继续工作的,暂不轮换。
这些意见获得了外贸部的同意,这也开创了华润新的干部管理体系。
干部培养方式改革两年后,1985年,当时刚大学毕业的宋林进入华润,并在30年间由实习生,没有“被轮换”的、一步一步的升迁,成为集团董事长。
1983年9月23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时任经贸部副部长贾石兼任集团董事长。时任总经理张建华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若以一美元兑换5港元计算,华润现在的资产约值24亿港元。”
自此,华润真正走向现代化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也向现代企业转变,也为此后长达20多年的华润多元化扩张,成为“并购之王”埋下了伏笔。
■ 观察
华润发展战略或生变
宋林热衷并购,被举报也是因为并购,傅育宁是否会延续这种扩张模式还是未知
得益于快速并购扩张发展模式,华润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资产过万亿的商业帝国。王文志举报宋林,起因正是一桩涉资百亿的收购案。宋林被查及被免职后,华润原有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出现改变?外界不禁对此产生疑问。
快速并购扩张带来管理难题
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华润旗下的企业数目迅速增加,业务也越来越庞杂。截至目前,华润旗下企业数目达到2300家,业务横跨7大领域。这种快速扩张也给华润带来了不少问题。
多元化过程中,华润的企业管理矛盾也不断显现: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不力;集团对实业和贸易的未来发展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划;财务管理分散、核心业务不稳等现象严重。
1999年,华润提出以强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的6S集团公司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由6部分组成:利润中心编码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业务评价体系、审计体系、经理人考核体系。
2000年1月,华润开始实行6S体系。
首先将华润及子公司按管理会计原则划分为多个业务相对统一的利润中心,即一级利润中心,每个一级利润中心再划分为更小的分支利润中心,即二级利润中心,逐一编码。
2004年时,华润有25个一级利润中心。资料显示,目前该数据已变为17。
在利润中心分类的基础上,推行预算管理,将经营目标落实到每个利润中心,并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个责任人每个月的经营目标上。
集团总部主要管战略、管一级利润中心一把手及班子成员的组成、管财务和考核预算。利润中心作为企业经营者,享有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经营管理权。
集团对每个利润中心的负责人,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并兑现奖惩,实现考核上岗制,华润也建立了职业经理人考核制度。身为副部级官员的董事长宋林,也经常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自称。
华润也建立了经理人培训体系。2012年6月,华润成立了华润大学,加强企业的人才培养,为华润“培养拥有跨行业视野的专业化管理人才”。
据华润集团官网4月26日消息,4月10日,“华润之道”卓越经理人培训班第五期在华润大学白洋淀校区举行开学典礼。
新掌门给“并购扩张”带来变数
根据华润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世界500强的前250位。
此前,宋林就向外界释放“华润集团未来会整体上市”的信号。
不过,随着宋林被查和被免职,原招商局董事长傅育宁空降华润集团,为华润集团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变数。
宋林曾称:“并购是华润的一种(增长)方式。”
宋林从华润集团内部一步步升职,亲身经历了华润近20年的并购扩张历史,骨子里就有并购基因。
此次空降至华润集团的傅育宁,是否会继续延续此前的多元化扩张模式,还是一个未知数。
就在宋林被免职后不久,华润集团另一位高层吴丁,据传被带走调查。华润集团的人事变动或许还会继续发酵。
华润发展大事记
1938年
杨琳在香港创立了华润集团的前身——联和行。
1948年
华润公司注册成立。
1949年4月
广大华行并于华润公司,这是华润历史上第一次合并。
1949年12月
华润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华润隶属中共中央办公厅。
1952年10月
华润归外贸部管辖,由“党产”变为“国产”。
1956年初
确定华润为大陆进出口商品“总代理”。
1981年
华润将《华润公司体制改革方案》上报外贸部,希望成立集团、企业化,并提出改变派遣干部的方法,获批。
1983年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华润大厦落成。
1992年
拥有了第一家上市企业华润创业,由此推动华润的公司组织形式由国营公司向国有控股、股份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1995年
华润投资和其他多元化收益首次超过贸易收益,标志着华润由贸易公司发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2003年
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作者:朱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