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汗水型”经济之杯具,人均工作时间过长
自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以来,不少国人对中国的崛起感到相当自豪。确实如此,中国的GDP、综合国力在近20、30年里已大幅增长。到目前,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也是名列前茅。
不过,国内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却发现,近日有外媒报道中国的一个报道视角,却戳中了不少中国人的“痛点”。报道称,中国劳动者的年均工作时间超过2000小时,工作强度比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大。而这导致了中国劳动者的身体呈现出超负荷工作的状态。
另据国内相关研究报告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工作时长最长的国家之一,相当于英德法等国家1950年代的水平。目前,2013年,德国的年人均工作时长是1388小时;法国的年人均工作时长是1489小时;英国的年人均工作时长为1677小时。中国人的年人均工作时长则是高达2000-2300小时左右。若换算成每天8个小时计算,即使跟英国相比,中国的劳动者也至少多工作了40天。
有专家表示,目前的中国,尽管总体的经济规模世界靠前,综合国力也是世界靠前,但中国仍是属于“汗水型”经济。整体靠创新、效率获取利润的比重并不大,只能拼汗水与劳动时长来赚钱。嘉丰瑞德理财师也同意,这显然是比较“杯具”的一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智慧型”经济相比,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按中国的劳动法的规定,每天是八个小时工作时间,而除去周六和周日和法定假期外,中国人的工作时长只有1600多小时。但是,实际上,中国人的加班状况是比较令人“吃惊”的。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中国九成行业每周的工时超过40小时,过半数行业每周加班超过4个小时以上。加班最为严重的是餐饮业、住宿行业,两个行业的每周工作时长达到51.4小时。此外建筑业、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每周的工作时长也超过了49个小时。如此超长时间的劳动,也造成了普遍性的诸如肥胖、失眠、烟酒过度等问题,对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为生活而赚钱,国内国外倒都是一样。不过,单从赚钱的思路上看,中国人还需要更多的与 “智慧”接轨,即通过提高额外的赚钱效率来达到赚钱的目的。比如工资收入,一年20万左右收入的中产家庭,配置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众星拱月mom证券投资计划,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再加上一些指数型的股票基金,这些进取型的投资,综合下来,大部分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而倘若继续辛苦的进行“汗水型”劳动,赚钱只是存银行,不投资不理财的话,那财富甚至还会“缩水”,就更谈不上增收了。如近期的CPI是2%,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是1.75%,通货膨胀都已经超过了银行利息收益。
因此,嘉丰瑞德理财师建议,如果目前的“汗水型”的工作方式没有条件立刻蜕变成为欧美式的“休闲”工作方式,那么大众理财意识的提高,一边工作一边用钱来赚钱,或许还是能帮助提升劳动的“幸福感”的。至少在收入上,同样的辛苦,能多获得一些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