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M2增速下降 表外融资重回表内迹象明显
金融体系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作用已经显现。一方面,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对M2产生明显下拉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5月末M2同比增长9.6%,首次跌破10%,也创下历史新低。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推动表外融资重回表内,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11万亿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与此同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则为1.06万亿元,低于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
广义货币(M2)的"跳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该负责人称,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累积了一定风险。随着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落实以及监管逐步加强,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表现在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由此派生的存款及M2增速也相应下降。5月份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科目同比少增1.42万亿元,下拉M2增速约1个百分点。货币持有主体的变化对此也有所印证: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此外,5月份财政性存款增加5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928亿元,也暂时性地下拉M2增速约0.3个百分点。
估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他说。
表内信贷增速超预期、表外融资萎缩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在监管压力下,银行已经对相关业务作出调整。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在监管力度未出现放松的情况下,企业通过银行表外进行融资将会受到抑制,社融新增规模中表内贷款所占比例也将会逐渐抬升。5月份表内融资占比超过100%。除了表内和信托贷款外,其他社融融资方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委托贷款减少27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45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462亿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M2增速的放缓以及表外融资下行可能都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预期产生了短期超调的反应。而在各类数据显示金融市场"去杠杆"已经进入到下半场的当下,市场对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是否调整也愈发关注。
上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应坚持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总方针不动摇。当然,也要注意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使结构调整总体平稳有序。人民银行将继续根据经济基本面和市场供求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把握好去杠杆与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之间的平衡,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不过,未来货币政策在推进去杠杆时,也会更加注重力度和节奏,对宏观流动性平衡实现更好的把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表示,从未来趋势看,考虑到美联储加息政策落地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货币市场利率仍将易上难下。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也称,过快地推进金融去杠杆可能使金融机构产生更大的流动性压力并进一步推高市场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考虑到当前信贷增速依然保持在一定水平,而市场利率上升导致银行业负债成本整体上升而息差收窄,银行业负债端缺口较大,使得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资产端减速甚至缩表的压力,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很可能更加注重宏观流动性平衡的把控,既防范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风险,又防止企业融资成本大幅显著上升。
6月份恰逢季末MPA考核时点,也被视为货币政策特殊时期。14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3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5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75%,均与上次持平。此前,央行也在公开市场重启了28天逆回购,并超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不断加强投放力度,释放了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也缓解了市场一部分紧张情绪。不过,长期来看,在目前的政策基调下,资金面长期仍会维持"紧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