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是个持戒行商者 全部财产已过户到发妻名下
□张 锐
" 中国首善"曹德旺撒钱特别遵循"持戒"原则。在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特大旱灾捐资2亿的过程中,他与基金会签订了专门的捐款协议,明确规定扶贫基金会应在半年内将2亿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超过1%。这次捐款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
福耀玻璃不仅准备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而且面对媒体大声吐槽中国税费成本太高,两件事让年逾70岁的曹德旺顷刻红遍整个网络。很多人知道曹德旺是福耀玻璃创始者与掌门人,也听闻过这位"玻璃大王"打赢中国"入世"后首场跨国诉讼官司的壮举,但若能了解曹德旺从佛修行的有趣故事及近乎矜持的道德操守,一定会对这位企业家更为钦佩。
从曹德旺的曾祖母起,曹家已四代信佛。在曹德旺的办公室内,供奉着一尊精致的佛像,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部《金刚经》。当然,还有许多事情能证明曹德旺对佛教的虔诚。曹德旺曾花了六七千万在福州郊区盖了幢豪宅,占地超过了6000平方米,可没住几天,他诵经时只要想起"佛祖是在菩提树下修行的"就觉得不对劲。于是,曹德旺在入口陈列了一部长120厘米、宽78厘米、厚12厘米的特制《金刚经》,以平衡贪念与戒律的纠结,修炼空性。
有意思的是,曹德旺供佛、信佛,但却很少烧香拜佛,其最大的"专业"爱好就是捐资修建寺庙。福耀玻璃刚从高山搬到福清时,还没赚钱,办公楼都是租的,厂房刚盖起来,还没生产,曹德旺就贷款30万修建福清附近深山中的灵石寺,而且此后不断增资,前后累计为灵石寺捐资达2000万。曹德旺到安徽蚌埠办事,办完后到九华山游玩,看到有个老和尚在街上化缘,想要修建一座佛塔,当得知老和尚只化到了两三万后,曹德旺便说,我帮你盖吧?那个塔最终花了2000万。在曹德旺看来,烧香拜佛很多带有私欲,而建庙盖寺则是为了弘法和修德。
饶有趣味的是,在捐资修建寺庙的过程中,曹德旺还能将商业思维渗透其中。浙江舟山普陀寺打算先募集资金修建佛塔,然后再继续募集资金修建讲经院。曹德旺得知后建议,由他捐资7000万修建万佛铜塔,再用信众供奉观音集来的钱修建讲经院。普陀寺主持采纳了曹的建议。
曹德旺承认自己在精神上完全皈依了佛经中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他看来,"六度"中的第一度就是"布施",也只有践行好了"第一度",才能最后达到"般若(智慧)"。因此,对社会公益的救助与捐资,曹德旺往往一掷千金--武汉洪灾,曹德旺一次性捐出300万;闽北洪灾,捐献200万;汶川震灾,捐赠2000万;青海玉树泥石流灾害,曹德旺捐款1亿;西南五省区市干旱,又捐资2亿;福清市修路和危房改造,曹德旺资助3亿,福州市新建图书馆,曹德旺又出资4亿……
捐资支持社会教育事业是曹德旺公益行为的又一显著指向。还在承包异形玻璃厂没有盈利时,曹德旺就借了2000元捐给其仅读过四年书的小学,及至后来,曹德旺为母校投入的资金高达上亿;与此同时,曹德旺还捐资1.9亿建起了"福清德旺中学"。在大学层面,曹德旺每年捐资150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立了助学金,定向定额捐赠10年累计1500万;另外,除了向厦门大学一次性捐资2亿外,他还献资2000万,帮助南京大学建立社会慈善学院和慈善救助人才培养基地。从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成为胡润中国慈善榜上的"中国首善"。
不过,虽然出手大方,但曹德旺撒钱特别遵循佛教中的"持戒"原则。在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特大旱灾捐资2亿的过程中,他与基金会签订了专门的捐款协议,明确规定扶贫基金会应在半年内将2亿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差错率不超过1%,基金会违约将赔偿,管理费则不超过善款的3%,而"行规"一般为10%。为保证善款发到每个应收到钱的人手中,他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并请媒体全程监督,要求基金会每10天向他递交项目进展详细报告,最后受资助农户的资料、签名和指纹手印也要汇总给他。这次捐款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
没人怀疑曹德旺在慈善之路上还会走得更远。四年前,他捐出了自己名下3亿股福耀玻璃股份,在北京成立河仁基金会("河仁"是曹父之名)。按当时福耀玻璃的股价计,这笔捐赠的股票市值达35.49亿。这是我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也是我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按计划,前两年由曹派出的福耀三名代表直接管理基金会,任期满后全部退出,届时,基金会将交由一个与曹家无关的专业管理团队运作。
与国内商界大佬闹出各种婚姻情感的大小风波完全不同,曹德旺将手中的全部财产都通过法律途径过户到了发妻陈凤英名下,甚至福耀玻璃控股公司的法人身份也让渡给了妻子。在自传《心若菩提》中,曹德旺有过这样一段心迹表白:"很难有人一生一世心里从来没有被其他异性感动过,从来不曾为其他异性泛起过一点水花,但人必须做到儒家所讲的'发乎情,止乎礼'。一个男人,他对一个女性欣赏,这是感情问题,是'发乎情';但是怎么处理,却是一个理性问题,这是'止乎礼'。"
难能可贵的是,已是古稀之年的曹德旺每天有个雷打不动的任务--阅读两小时,而在其阅读的所有书籍中,曹德旺认为自己最有所感的是《巴黎圣母院》,之所以如此,曹德旺说他高度认同该书的主题思想--最贫贱的人最真实、最朴素,人格也最完美。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