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服饰上海关闭旗舰店 快时尚大店模式遭质疑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市场像块磁石一样,吸引着国际快销时装品牌,MANGO、ZARA、H&M、优衣库等等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市场,在闹市商业区,大型购物中心,遇见第一家,转个身就会发现另一家。
然而快时尚品牌美邦服饰,位于上海黄金商圈淮海路的Me&City旗舰店最近却悄然关门,这家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开店时间并不长。
美特斯邦威证券代表庄涛表示,这家店应该不会重开了,对于店面关闭的具体原因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庄涛:店铺适合就开,不适合就不开,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每年都有关店开店的情况,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现在有4700多家门店,所以开店、关店都很正常。
美邦服饰内部人士表示,其实淮海路店与业主的合同并未到期,“关门的真正原因,是该门店长期以来处于亏损状态。”而这次关门,美邦服饰其实酝酿了很长时间。
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曾在媒体上很坦诚地承认自己的决策错误。预期过高以及大店模式的失败,使得2009年高端品牌ME&CITY定下20亿元的销售目标,最后却只卖出3.5亿元。2010年,周成建将美特斯邦威和ME&CITY分为两大事业部,为ME&CITY建立了一支从设计师到渠道推广的独立团队。2011年,由于需要自负盈亏,ME&CITY不得不取消了重金邀请大牌代言的广告推广,更多地在服装细节和产品结构上进行优化,在渠道上把大部分亏损的大店关闭,改为面积较小的门店。
美特斯邦威作为本土“快时尚”代表品牌,这些年的发展步伐确实走得很快,从开出第一家专卖店到卖出1.6亿件衣服,从我们身边的大招牌到好莱坞大片里的植入品牌,美特斯邦威的“纵身一跃”跨度不小。
不过,虽然本土厂商更了解中国市场,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方面,洋品牌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在与国外大品牌公开叫板的过程中,美邦并不是顺风顺水。此前就有报道指出,美特斯邦威这家Zara的“中国学徒”并没有如愿“快”起来。原因就是,美特斯邦威一直在被巨大的库存压力困扰。据最新财报显示,美邦的净资产约32亿元,而库存已超过15亿元。在服装行业里,这些衣服在仓库里每滞留一天都意味着贬值。
仍未从高库存的梦魇走出的美邦服饰,如今不得不面对另一个让其头疼的问题——大店模式的弊端。作为快时尚的效仿者之一,美邦服饰开始向 “大店模式”进军,2005年在杭州开设了第一家5000平方米的大店,2007年年底在上海南京西路开了将近1万平方米店铺。美邦服饰的旗舰店开始不断向更大的面积冲刺。
目前由于国际一线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后,大店资源变得非常抢手。记者发现,在关闭的店面东边不远处就有C&A、H&M两家品牌的门店,而对面是ZARA的门店。大店进入商圈后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所以现在大店商铺租金也开始飞速上涨。
业内人士指出,时尚奢侈品牌面对20%的消费群体,能赚取80%的附加值。然而快时尚的大店模式则不同,要面对80%的消费群体,而利润却远远低于奢侈品。在此过程中,产品种类、库存管理、货品周转率、零售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变得复杂,万一协调不好就有库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