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阵痛期到来 增资大戏却愈演愈烈
伴随行业盈利能力下滑阵痛期的到来,信托业增资大戏却愈演愈烈。
6月3日,华信信托增资方案获批,注册资本金增至66亿元,而增资后的华信信托注册资本在业内排在第五位。
事实上,信托公司增资早已不再是新鲜事,2014年至今,已有接近半数的信托公司公布了增资计划,而这样的趋势或许仍会持续。
2015年12月公布的《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下称《评级指引》)明确中国信托业协会将对信托公司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由此评出A、B、C三个等级并向社会公布,而资本实力则是主要的指标之一。在此要求下,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的作用或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已披露增资计划的信托公司其业绩多位居行业前列,或许,信托业一轮新的业务扩张正在准备之中。
大举增资
在华信信托完成增资扩股之后,其注册资本翻倍,从之前的33亿元飙升至66亿元,资本规模居业内第五名。按照此前的公告,华信信托向其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的股东按持股数量1∶1的比例实施配股,每股配股价格为人民币1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信托行业的“大手笔”增资频频出现,今年以来,更是有多家信托公司宣布增资,增资扩股俨然成为信托公司谋求发展的新玩法。
在华信信托之前,今年2月份,民生信托、长安信托先后宣布增资计划,民生信托新增注册资本40亿元,使其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至70亿元。长安信托注册资本则由13.46亿元增加至33.3亿元。更早完成增资的则有平安信托、中信信托等,信托公司注册资本翻倍乃至翻两番的案例并不孤立。
2015年10月重庆信托注册资本从24.38亿元跃升至128亿元,成为68家信托公司资本实力最强者。
不过,这已然不是信托行业的第一轮增资潮。早在2011年,信托行业的增资便形成趋势,在《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发布之后,信托公司的展业规模直接与公司净资本挂钩,在此压力下,信托公司主动增资成为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从被迫面对监管门槛的提高到主动增资扩股,一些信托公司的理念已经发展转变:“这一次增资潮与上一次的情形还是有些不同。”已在今年完成增资的一家信托公司高管分析称,“到目前为止,其实我们公司增资并非出于监管形成的某种压力。更多的动力来自于前几年公司较好的业绩,赚到钱了,增资扩股自然就成了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选项。”
2015年12月公布的《评级指引》明确中国信托业协会将对信托公司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由此评出A、B、C三个等级并向社会公布,而资本实力则是评级的四个主要的指标之一。这种规定似乎正在让信托业的“玩法”悄然生变,一个可能的逻辑是,信托公司的主动增资将会带来未来创新发展的更多机会。
警惕“双面刃”效应
信托公司高管张化(化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行业从上到下的某种变化。“主要是防风险”他总结说,这已成为目前阶段的发展主题之一。这种态势或可从《评级指引》中窥知一二,透明化、规范化运作的模式正逐步在信托业扎根。
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曾表示“实力首先是资本。一个只有10亿元资本的公司,当然不能与拥有100亿元资本的公司一样做业务。”
而在近期增资的案例中,大公司的身影频频出现。华信信托、民生信托等公司本轮增资之前资本实力在全行业并不落后,如华信信托此前注册资本33亿,已位居2015年注册资本第7位。民生信托则在三年之内连续增资,成为资本实力第四的信托公司。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在原股东按比例出资,累积利润转增,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三种可能的增资方式中,第一种方式最为常见,“基本很难见到引入新股东的案例,信托公司的股东一般比较看重牌照,不会主动的稀释股份。”前述信托高管分析。
这也就意味着信托公司谋求增资的可能性与其原有股东实力及自身盈利能力密切相关,前述信托高管坦承,如果公司盈利能力不强,而股东没有较高出资意愿,小公司通过实现增资扩股打开发展路径比大公司难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业提升盈利能力已迫在眉睫。据信托业协会数据,一季度末,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16.58万亿元,较2015年一季度的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较2015年末的16.30万亿元,季度环比增长0.02%。在同比增速、环比增速方面,信托资产规模的增速都有所下降;利润方面,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139.84亿元,而在2015年一季度末,这个数字是169.31亿元,下降17.41%。环比来看,一季度信托业净利润似乎可称得上是一个“断崖”,下滑幅度高达80%。
而增资潮的背后,信托业的转型发展会受到怎样助力仍然值得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称:“在增资热潮之下,需清醒看到少数公司不顾现实盲目攀比,资本金大规模急剧增长,其‘双面刃’效应也逐步显现:一是给信托公司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资本收益率堪忧;二是少数公司急功近利态势有所增加,个案风险不断集聚;三是部分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攀升,信托主业地位遭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