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后4天解禁迎峰值 解禁市值超千亿元
金融A股资本扫货 其他机构不愿跟单
2015年A股只剩4个交易日,而限售股解禁却迎来高峰,4天解禁市值超过千亿元。有分析认为,虽然年底大股东们套现压力并不大,但随着证监会减持禁令解除,A股有点压力。而在市场不确定较多的背景下,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频繁增持的个股成为股民追逐的对象。不过,据记者了解,不少机构人士表示,对于国家队占比较高以及险资举牌的个股,散户不宜过于痴迷。
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年前最后4个交易日(12月28日至31日)两市将迎解禁高峰,将有约1100亿元市值的限售股出炉,为年内当周解禁市值第二,日均解禁第一。有分析认为,年底A股套现压力并不大,而真正的压力将是证监会“减持禁令”解除的到来。数据显示,如果按照目前政策估算,2016年堆积的限售股解禁规模将接近4万亿元。
A股解禁压力明年集中上演
记者从同花顺提取的数据显示,按照此前安排,2015年12月28日到31日,有100.94亿股,市值有1409.93亿元解禁,为全年解禁规模最大的一周。但考虑到31日是最后一天,预计登记解禁股份实际解禁日将推迟到下周一。这意味着2015年最后四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将有35家上市公司合计74.58亿股限售股解禁,按上周五最新收盘价推算,市值累计高达1065.11亿元。虽然单周解禁总量为年度第二,但日均解禁规模高达266.28亿元,为年内第一高。其中,国信证券9.95亿股首发限售股29日解禁,最新市值为200亿元,为当周最高。京能电力也有23.6亿股在30日解禁,按照6.07元的最新收盘价结算,解禁市值为143.25亿元。另外,天海投资、中航机电等解禁市值也在百亿元之上。
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虽然本周解禁规模较大,但预计实际套现压力有限,“因为很多个股都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持有,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该不会大量套现,即使套现也会选择一个好的时点。我们觉得减持压力较大的应该是证监会减持禁令过期之后。”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券商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
为了应对股市非理性下跌,证监会今年7月8日发布的18号文规定,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大股东和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从时效看,上述禁令将于2016年1月9日到期。数据显示,在7月8日往后的半年里,A股累计解禁规模有1.1万亿元。有业内人士预计,持股超过5%以上以及董监高持股市值超过8000亿元,加上期间大股东们增持的约3000亿元(不含证金和汇金),而2016年本身还有约2.48万亿的限售股需要消化。因此,预计A股解禁股套现压力可能在2016年集中上演。
多家公司大股东欲减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减持禁令尚未解禁,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蠢蠢欲动”, 易联众12月22日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古培坚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为了个人投资新项目和理财需要,拟在2016年1月11日至2016年7月10日,减持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9.77%的股份。而焦作万方股东中国铝业则是已开始小额减持。
虽然2016年A股解禁压力较大,但投资者对近期市场则更为关注。根据记者多方了解,不少投资者对保险资金举牌的个股不断追捧,意味着险资是价值投资的主导。不过,有机构人士则认为,虽然险资等金融资本近期不断在A股扫货,但公募基金和私募等机构们不一定愿意跟。因此,这类个股存在短线炒作行情,散户追随需要谨慎。
投资提醒:金融资本
扫货多是中长期投资
12月以来,A股连续横盘,上证指数累计涨幅未超过6%,但上市公司被增持的规模却扶摇直上。数据显示,12月以来,总计有290家上市公司被重要股东增持,累计增持资金约588亿元。被股东增持金额较高的上市公司有浦发银行、万科A、金风科技、同仁堂、大商股份、金融街等。
而在巨额增持中,险资机构是增持这几家上市公司的主力,并在市场上形成新的概念——“险资”概念股。一时间,曾被险资染指的个股纷纷跟风上涨。不过,有机构人士表示,资本举牌背后原因复杂,而仅从财务投资角度看,多数是中长期投资,短则一年半载,长则3到5年。而且一旦介入,其他流动性较高的机构如私募、公募基金等都不愿意跟单。因此,对散户而言,跟风需要谨慎。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张晓娇指出,从资金投向来说,保险资金属于大类资产配置类资金,近期大举“扫货”A股或许是在虚拟经济流动性较好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的压力下做出的选择。面对市场对险资举牌风的追逐,这位分析师建议谨慎参与,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属于大类资产配置型投资者,并且相较于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保险资金较多具备长期投资者的特点。因此,保险资金可以参与股价处于较低水平且分红稳定的行业龙头股,谋求其稳定的增长和分红。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也称,在举牌概念中,除了有业务关联外,如险资、证金等金融资本都是会退出的,“而且通过举牌,这些资金的操作思路都很清晰。除概念炒作外,一般情况下,公募和私募是不愿意深度介入的,最多是借助市场情绪打打游击战,自己赚一把就撤。”这位私募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