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来了,这类理财产品正要活埋多少人?
随着监管的步步紧逼,互联网金融从红极一时的小鲜肉瞬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最近,这类理财产品在监管的打压下也要退市了。
曾经是躺着赚钱的“金字”招牌
嘉丰瑞德小编曾经闲来无事,下了几个理财APP,其中就有某大金服,其中有一款产品叫恒存金,预期年化收益高达10%,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以及有知名房企的背书咬咬牙就买下了。
现在想来,有点后怕。再点开APP首页时,这款产品早就没了踪影。没错,这款产品就是近期监管严打的金交所产品。
小编相信,一些有过P2P投资经验的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经常出没于各大P2P的宣传噱头里。
那么P2P为什么偏爱金交所的名头?
金交所,光听这三个字就感觉很牛逼,不像一般的草根企业。没错,金交所背后确实有人,而且不是一般人,这类公司通常需要地方政府的审批。
批下来之后干点什么呢?其实也没什么好干的,抱着资质,总得找点赚钱的营生吧,此时正是P2P大火之际,一个有资质,一个来钱快,一来二去擦出了强烈火花。
于是金交所就干了专门帮P2P擦屁股的事情。
嘉丰瑞德小编举个例子,私募这类产品起投门槛至少100万,很多普通投资人进不来,于是金交所顺手就当个媒婆,把一个亿的私募产品,就分成七七八八块,卖给普通投资人。
再比如现在监管严格限制平台的大额标,个人和企业的最高限额分别是20万和100万。那么金交所就有办法帮平台拆分这些大额标,绕过监管。简单来说,就是P2P借助金交所作为通道,来发布超额资产。
而金交所的好处就是躺着赚点钱,金交所本身作为中介机构,既没有风控能力也不做担保,当然也不承担任何风险,即便中间掉了链子,跟他们也八竿子打不着。
对投资人来说着风险就大了
这些金交所包装的产品经过多次包装,投资人根本看不清产品真面目,这样就造成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一旦出现了问题,金交所是甩手掌柜,背锅的只能是投资人。
投资人该如何分辨金交所产品?
都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金交所才是互金界的魔术手,魔术在舞台上欣赏就好,要是天天在你生活里上演,会不会感觉自己被坑了?所以生活里我们该如何辨别出金交所产品呢?
最简单的,就是看产品说明书,抓关键词,比如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金融交易中心等。
不过呢,也不是所有的金交所产品都不能投了。现在等平台已经下架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就是直接收购了金交所成了自己家人,要么就是兜底能力很强的巨头。
总之,互金平台的杀戮已经到了下半场,要死的已经死的差不多,能剩下的多半也是有点实力的平台,这时才是大家放大招的时候。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各家大施手脚的时候,可以乘机薅点羊毛,平台吃肉,你跟着喝点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