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农业:“死鸭事件”让企业“惊心”纠错
养殖环节的一道“创口”,却让“世界鸭王”背上千钧重担
犯错成本微贱,纠错成本巨大,
消费“零容忍”时代对行业领跑者的要求愈加严苛
记者 刘方
鸭王五日,步步惊心
3月15日,有媒体报道称,素有“世界鸭王”之称的华英农业孵化二场、三场的“死鸭”并没有按相关规定做无害化处理,而是被以低价出售给当地的不法商贩牟取暴利。
“ 敏感时段”+“敏感行业”+“世界鸭王”,这则具备了所有“兴奋点”的新闻迅速引爆了舆情,一时间,各路媒体纷纷跟进,偏居县城,素来低调的华英农业瞬间被推至风口浪尖。
时隔数日, “火线上阵”的新闻发言人李远平谈及华英农业几天来的举措,依然觉得步步惊心:
3月15日当日,华英集团董事长曹家富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常务副总经理张家明牵头的自查小组,组织人员分成两组对下属养殖单位进行全面排查。
3月16日下午,调查结果显示,华英公司种禽事业部孵化二场、三场确实存在个别饲养员违反公司《兽医卫生防疫手册》中有关病、死鸭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偷卖死鸭的情况。
华英随即下发了《处理通知》:免去居为堂种禽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凌端国孵化二场、三场场长职务;对种鸭二场、三场饲养员晏家海、肖维生立即予以辞退,并报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立案查处。
同日,华英农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鸭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重申公司管理制度的严肃性,要求各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规范做好病、死鸭无害化处理工作,坚决杜绝病、死鸭流入市场。
3月17日上午,养殖管理单位组织养殖场场长、驻场兽医及相关人员召开“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培训会”,对病死禽无害化处理操作程序作进一步规范,强调在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必须有管理人员现场监督,坚决杜绝偷卖行为。同时,华英农业决定,在种禽事业部原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再成立检查组,对下属养殖场每天进行巡查。
3月19日中午,华英农业发出声明:“这次报道的死鸭问题属于养殖监管环节出现的管理漏洞,与经过严格安全控制和层层检验的华英产品本身无关,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在此,我们对各级媒体的关注和监督表示感谢。我们也对因为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死鸭外流深感痛心。这对我们是一个警示,公司将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认真排查管理漏洞,时刻敲响安全警钟,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与汹汹舆情相比,资本市场这回的表现堪称波澜不惊。
3月15日、16日,华英农业均以红盘报收。3月16日,华英农业甚至上涨了4.32%。经过周末之后,3月19日,华英农业大幅低开,但之后就掉头向上,全日以微跌1.5%报收,3月20日上午,跌幅扩大,全天下跌5.24%。四个交易日中,成交额仅是略微放大,并没有明显的资金大举出逃的痕迹。
3月20日中午,华英农业发布临时停牌公告:公共传媒出现关于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公司拟对相关事项作进一步核查。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于2012年3月20日13:00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核查公告后复牌。
“个别工作人员”
“黑天鹅”并不太“黑”,这让忐忑不安的基金经理们松了一口气。毕竟,前车之鉴是,在遭遇了媒体的“突袭”之后,蒙牛的股票曾经在开盘当日下跌60%,而双汇发展复盘时亦下跌30%。
“资本市场有自己的判断,”倍鑫投资首席农业分析师对记者说,“从根本上讲,华英农业这一次涉及的问题是养殖环节的管理问题,没有牵涉加工环节,与其本身的产品质量亦没有关系,因此,杀伤力有限。”
“今年是华英成立20年,我从事这个行业也20年了,真正的体会应该是做企业难,我认为做食品行业更难。做食品行业全产业链的企业,更是难上加难。”2011年11月26日,华英集团董事长曹家富参加大河财富(中国)论坛2011年年会时的感叹尚有余音,华英的“难”就来了。
事实上,华英集团在病、死鸭方面的管理不可谓不严格,制度不可谓不完善。
3月20日,华英集团负责食品安全的常务副总经理张家明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华英农业编制的《兽医卫生防疫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这本《手册》由曹家富核准,并于2010年7月15日下发。
“公司所有班子成员,所有职能部门和体系覆盖的养殖、屠宰加工等单位全体员工都必须切实严格遵照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要求。”
《手册》规定:“3.1:公司各环节产出的死鸭必须选用3.6中的适当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3.6:对病、死鸭处理可采用以下方法:a焚烧、b掩埋、c无害化处理。具体的技术标准要求参照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执行。”
张家明说,由于华英是全产业链企业,涉及的环节和人员相当多,因此,华英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对旗下养殖场每个月定期巡视,而且还有不定期的“飞行检查”。
但事情恰恰出在“个别工作人员”身上。
尽管“个别工作人员”已经成了坊间的笑谈,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改革后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大都“人至中年”,企业越来越大,分支机构越来越多,掌控力也随之被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