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钱有地位的男人喜欢娶“妈妈桑”做老婆
最近,法国大选如火如荼,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本次竞选的最大黑马——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不仅因为长得帅,马克龙还特别多才多艺,不仅会弹钢琴、跳探戈、会写诗,还客串出演过电影,妥妥地男神一枚。
但这些跟马克龙的家事比起来都不算个事,他最吸引全球民众饭后闲谈的话题是,他有一个比自己大24岁的老婆!而且两个人非常恩爱!经常众目睽睽之下狂撒狗粮!
两个人在一起的画风是这样的……(捂脸)
不得不感叹,现年63岁布里吉特依然保持着完美好身材。单单看身材来说,两人还是配一脸。
这让嘉丰瑞德小编想起来老妻少夫这个组合在婚姻生活中果真容易幸福吗?除了马克龙这个活例子,在娱乐圈也存在不少这样的例子:
马伊琍比文章,大7岁;
贾静雯比修杰楷,大8岁;
钟丽缇比张伦硕,大11岁;
伊能静比秦昊,大10岁;
高圆圆比赵又廷,大4岁;
林心如比霍建华,大3岁
……
娱乐圈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就先举这么多。除了文章和马伊琍的婚姻在中途出现一点纰漏,其他几对老妻少夫给我们扑面而来的气息是:我们很幸福,请看我们如何花式撒狗粮。
除了娱乐圈,嘉丰瑞德小编发现文学界也有不少这样老妻少夫的例子,比如三毛笔触下,她和荷西的爱情。如果我们把时间再推远一点,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和华伦夫人的虐恋也颇为传奇。
看来,老妻少夫这样的搭配在婚姻生活中果然是一组优化组合。事实上,这真不是嘉丰瑞德小编瞎说的。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曾发布过“80后的世界——复旦大学长三角会变迁调查”的调查报告。
在家庭配偶年龄调查中,男性年龄比自己老婆或伴侣小3-4岁的,这时候他们的婚姻满意度最高,“女大三,抱金砖”说法已然走向现实。
但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婚姻本质上是在成本和收益之间的一种理性选择。其实比老妻少夫更常见的一种婚姻存在形式是老夫少妻。在男性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体系下,女人通过青春和美貌换来安稳的生活,男人通过财富和地位换来年轻漂亮的妻子,双方不过是一次利益最大化的交换。
但是偏偏还有一种男人不爱少女,爱“妈妈桑”,这从成本和收益来看,并不匹配,又该如何解释呢?
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一个人突破了对衣食的最基本需求之后,自然而然对更高层次的需求有了追求。
这种说法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谋而合。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需要为温饱问题担心,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自然会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
在嘉丰瑞德小编说到的这些老妻少夫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男性的一方多半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成功人士。女性的另一方要么与男性有旗鼓相当的财富,要么有成熟的女性魅力。换句话来说,因为实力相近,双方的择偶可以更多地脱离经济的束缚,一心一意只找一个真正爱的人。
马克龙在16岁的时候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两人对文学的共同追求和爱好,让他们成为彼此欣赏的精神伴侣,马克龙辗转10年,终于从小镇中找到了思慕已久的老师,并向他求了婚。
这样的婚姻从旁人来看马克龙亏了,毕竟布里吉特不再年轻、不能生育,但是对马克龙来说他重新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灵魂伴侣,他满足了内心的需求,这何尝不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事实上,小编认为这种满足内心需求的婚姻实际上比满足物质需求的婚姻更为稳固。因为一个人的学识、气质、品味、修养是不容易变的,而美貌、财富、地位这些更容易发生改变。当美貌远去、财富不再,以物质为条件的婚姻还能剩下什么?
不过,嘉丰瑞德小编这里并不是要宣扬大家都去找比自己大的熟女作为伴侣,而是努力让自己成为可以不受物质羁绊而去自由选择伴侣的人,让自己的婚姻以爱之名组合在一起,而不是为了逃过眼前的苟且去选择一个不爱的人,最后婚姻走向破碎的概率自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