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行存贷比监管目标值上调 75%底线难撼动
进入2012年3月份,信贷增长的持续乏力叠加以存款的大量流失,监管机构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市场的无穷猜想。
3月14日,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按照“一年一定、季度考核”的要求,上周银监会对工、农、中、建等四家大型银行的腕骨(CARPALS)动态风险监管指标进行调整,提高了部分大行的存贷比目标值。其中,工行和建行的存贷比目标值分别由去年的62%和68%上调至2012年的63%和70%,上调幅度达2个百分点。
“这只是一个例行的调整。”一位监管机构人士告诉记者,这不等同于存贷比指标放宽,与放松信贷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腕骨监管体系从2011年正式实施以来,每年3月份都会按照“一行一策、一年一定”的原则动态调整监管值。
所谓腕骨监管体系,是2010年初银监会监管一部针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创立的一套日常监管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资本充足性、贷款质量、大额风险集中度、拨备状况、附属机构、流动性和案件防控七大类监管指标,十三项细项,而存贷比只是流动性三大监管指标之一。
银监会上调四大行存贷比监管目标值,给市场留下想象空间。由于四大行存款规模占到全部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调高存贷比一个百分点,理论上意味着四大行可释放的信贷资金量增加了。
然而,存贷比限制并不是年初以来四大行信贷投放走低的真正“杀手”。3月14日,某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受实体经济放缓影响,真实的信贷需求在放缓,这才是新增贷款不力的主要原因。
工、建行监管目标值调高2%
截至今年1月末,四大行人民币存款余额38.25万亿元,若监管目标值上调一个百分点,可多释放的信贷资金就有3800亿元左右。但这并非简单等同于信贷投放能力的提高。
如前述大行人士所言,银监会按季按年调整存贷比目标值,并不意味着75%的存贷比底线发生了动摇。
自2010年初问世以来,“腕骨”监管体系并不为人所熟知,但正式运行已经一年多。在“腕骨”监管指标体系七大类十三项指标中,银监会规定了每个指标的法定值、触发值、目标值和监管调整值及其区间。以存贷比为例,75%为法定值,而前文提到的则是四大行存贷比监管目标值的调整。
据上述监管人士透露,工行和建行存贷比目标值均较去年有小幅调高,农行则小幅调低,而中行维持不变。调整后,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的存贷比目标值分别为63%、68%、57%和72%。
监管目标值的上调,对四大行的积极意义显著。本报记者掌握的权威数据显示,早在2011年三季末,监管口径下的存贷比,工行已超过当年62%的监管目标值,建行也超过了65%的监管目标值。截至2012年2月末,四大行的本外币存贷比为63.4%、62.8%、55.5%、66.9%,工行也超过了2012年监管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