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绿色排行榜再出炉 光大银行排名垫底
一家不足10个工作人员的草根NGO组织,连续三年对中资上市银行大佬们进行绿色信贷打分。这注定是一场蚂蚁与大象间的较量。
但令人欣喜的是,改变正在发生:由不情愿到半推半就,今天银行大佬们身上的绿色着色渐浓,绿色金融也向着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力量的方向进步。
银行绿色排行榜再出炉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这天,一份扎实稳健的民间调查报告再度出炉,成为国内NGO世界环境日的一场重头戏。这份名为《业环境记录(2011)》的调查报告是由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以下简称绿色流域)联合7家民间NGO共同发布的。这也是该报告2009年首次诞生以来,连续三年公开发布的第三份同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形成历时一年,整体评估了国内16家上市银行的绿色信贷情况,并对之进行排名。结果、中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环境表现方面名列三甲,则排名垫底。
“中资上市银行的环境表现有所进步,但仍然不甚理想。”报告直言不讳。与2009年首份《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2009)》相比,今年被评估银行增加了2家。此外,今年对入选银行绿色信贷的评分标准更趋细致,共细分了11项指标,包括涉及环境信息披露、制定环境相关政策、“两高”(高污染和高能耗)贷款情况、环保贷款情况、加入国际环保准则、对同行和客户的倡导和海外投资等。
“与去年评估相比,我们移除了两项指标,即受到社会认可、社会捐赠情况。”绿色流域创办人于晓刚表示,之所以做出这个调整,是因为目前银行普遍热衷于扶贫、救灾等“绿色”公关活动,而且一些纸媒为了吸引银行刊登广告,会给“大金主”银行评奖。因此这两项指标不仅不能准确反映银行履行绿色信贷的职责,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估难度。
作为学者,今年年逾花甲的于晓刚温文尔雅;但在环保领域,他有时更像一个犀利的斗士。2006年,他曾获得被誉为“绿色诺贝尔”的“戈德曼环境奖”。2009年,再次获得被誉为“亚洲诺贝尔”之称的“麦格赛赛奖”。
于晓刚自己形容这份来之不易的调查报告,仅仅只是一份“温和”的报告。“我们并没有辛辣的言语问责,而是面向媒体、公众和银行,呈现我们调查到的信息和数据,以事实说话,督促银行在姿态、对话、行动上的改变。”
调查监督困难重重
2002年起,长期关注流域管理的绿色流域开始留意:在一些造成流域污染的企业背后,隐隐绰绰有着银行的身影。
2003年6月,由于充分认识到绿色金融对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国际10家商业银行及投资银行联合提出了《赤道原则》( Equa to rPrinciples),率先提出项目融资必须“确保所融资项目按照对社会负责的方式发展,并体现健全的环境管理实践”理念,并约定仅会为符合原则的项目提供贷款。
到2011年底,全球已约有71家银行加入了《赤道原则》。
也是从2006年开始,于晓刚着手翻译一些国际绿色银行资料,并针对国内N G O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绿色信贷培训。据统计,当时参与培训的N G O达到200多家。这些培训为下一步与银行大佬的对话做好了专业知识准备。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控制高污染行业贷款风险的通知》。《通知》首次在国内提出了“利用信贷手段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提出“对未通过环评审批或环保设施验收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等一系列要求。这意味着我国银行业也开始建立绿色金融理念。
“2008年,对我国银行业转型是个坎,以前多只注重投资回报,较少关注贷款项目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这一次,银行业绿色金融落实得究竟如何?”绿色流域称,基于这一想法,绿色流域联合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国内8家N G O一起对国内上市银行的绿色信贷情况进行监督和调查。
2009年4月,国内9家N G O联合、由绿色流域执行完成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2009)》正式发布。“由于目前银行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评价的准确性必然受到影响”,在厚厚的一本《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发布时,项目研究小组承认,这份调查报告存在一定缺陷和局限性。
事实上,对项目研究小组成员而言,在涉及银行业的10多项调查标准中,每一个调查数据的取得都相当艰难。除广泛查阅各家银行对外公布与披露的信息,比如各银行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报及相关报告,各银行网站的相关信息以及国内外媒体公开报道的相关信息外,最通常使用的方式是直接向银行发放调查问卷。
然而获取的有效信息也相当有限。2011年,绿色流域向16家中资上市银行发放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评估。最终仅有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3家银行对问卷进行反馈。2010年,绿色流域向14家银行投放问卷,也仅仅收到了、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反馈的问卷,中国银行和提供了部分资料,其他9家银行杳无音讯。
三年间,绿色流域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银行绿色信贷信息寥寥无几。多数银行对于绿色流域的问卷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于晓刚、陈渝等人早就习惯银行这种高傲的姿态。“我们每年不可能把所有信息弄到,但会竭尽全力让银行披露一些信息。”于晓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