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 保险业那些不为人道的销售“陷阱”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去年以来,的确有一些保险公司通过赠送保险与客户建立联系,达到后续推销的目的。赠送的保险一般是短期意外险,保费较低,市场价格大约十几元或几十元。通常,保险公司会在赠送期满后再次拨打你的电话,这次的目的是向你再次推销保险,但不是免费赠送,而是要你掏钱。
但这份保险是否真的免费,真的存在?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以记者的上述亲身经历为例,在接到保险公司电话后的3个月内,记者并未收到这家保险公司寄出的任何保单凭证,也并未收到过该公司发出的任何关于保单的短信或者邮件。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这份免费保险的真实性。
退一步来说,即使该保险公司真的赠送了记者这份免费保险,但如果连保单都没收到,连保单号码都不知道,凭何激活保单?如果保单无法激活,那这所谓的免费保险,形同“空头支票”。
为了保障消费者自身的权益,记者提醒消费者,以后接到类似赠送免费保险的电话时,一定要做到反复确认,确认是否会有保单递出,赠送的保险是否真实有效,明确自己享受的保障范围内容等。
今后再接到类似电话,应先通过来电显示功能,确定是否为保险公司统一热线。对于有些误导、不友好的话语,如有条件还可以采用录音电话或用其他方式录音,作为投诉和诉诸法律的证据。
同时,在电话中接受所谓的市场调查时,一定不要泄露过多的个人信息。因为,现在电话诈骗的案例也很多,如果有人打着免费赠送保险的旗号,却询问你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当心“存款变保单”
不只是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随着银行保险产品的盛行,来自银行渠道的误导现象亦是层出不穷。“存款变保单”、“夸大保单收益率”等成了这几年银保投诉的“重灾区”。
立春后的北京,寒意犹存。记者走进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营业部,在表达了想了解下保险产品的意愿后,一位身着银行工作服的年轻女子,热情地将记者领进理财贵宾室。她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
“我们这有两款产品,一款是每年存,存三年,再放三年,第六年你可以连本带息地取出来。收益有两部分,固定收益和分红。固定收益年化收益率为5.8%,分红不一样,每年按照国家利息变动进行浮动,我们称为息涨水涨,去年是4.25%。”
“这是保险产品还是理财产品?”
她没有直面回答,而是继续介绍第二款产品。
“我觉得您更适合这款产品,适合个人养老。有三年期和六年期两种选择,您现在买,过三年后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了,一直可以领20年。”
“这两款产品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性质的产品?”十多分钟过去了,她一直没有介绍过这两款保险产品的具体名称。
“嗨,名字很长,我怕您记混了,关键是您选择哪一款。要是您有闲钱,不着急用,您还是买适合养老的这款吧。”她自称,好多银行行长都买了她们这款保险产品,并拍胸脯保证绝对没问题。
在接下来对临近的三四家银行的暗访中,记者发现,目前银行在代售银行保险产品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误导、诱导的共性。
一是模糊产品性质,混淆保险产品概念,不向消费者说明这是银行产品还是保险产品,将保险产品混同为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产品进行销售,屡屡出现“存款单”变成“保险单”的现象。
二是向一些收入不高、不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老百姓销售投连险、万能险等投资型产品,或者向不具备持续购买能力的老百姓销售期交型银行保险产品,风险提示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