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售保险成汽车站潜规则 七成乘客不知可不买
在平顶山,不少乘客去汽车站购票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己并没有要求,却被悄无声息地卖了一份保险。
记者调查后发现,这种不事先告知搭售保险的行为,已经成了不少汽车站的潜规则。
搭售保险成汽车站潜规则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保险,如果没有投保人的准确身份信息,后期要么是无法理赔,要么是非常麻烦。这一点,难道车站不明白吗?
“买票时,售票员问我要身份证,开始我还以为乘汽车也实名制了,就把身份证和钱一起递了过去。谁知道,拿起票一看,里面还有一张保险单,我买票时没说要保险啊!”日前,平顶山市民赵先生向东方今报记者反映称,他在平顶山市客运中心站乘车时,售票员向其搭售了一份由某保险公司推出的1元钱的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而售票员当时并未征询他的意见。
“我当即质问售票员,对方解释说在售票窗口附近贴有提示,如果不要保险提前说明,不说明就表示默许了。”赵先生表示,买票时,因为人多,大家都在排队,根本就没注意那个提示,“这种保险是商业保险,售票员有义务解释说明。虽然只是1元钱,但我觉得车站的做法很不妥当”。
和赵先生比起来,小刘就有些窝火了。
小刘是郑州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因为业务关系,经常在郑州、平顶山两地往返。几天前,因为外出匆忙,忘了带身份证。
“去车站买票时,售票员问我要身份证,得知我身份证没带又让我报名字。”小刘说,自己平时坐车一般都会主动购买这种1元钱的商业保险,所以就很配合地报出了姓名。拿好票和那张保险单据,车来了,小刘急匆匆登上了车。“车上了高速后,闲着无聊我拿出了那张保险单,一看,把我气乐了。”因为保险单上的“刘”变成了“牛”。
“幸好没出事,要真是出事了,姑且不论没有身份证号码能不能理赔,就算保险公司通情达理,也不至于把该赔付给姓刘的钱给了姓牛的啊!”说到此处,小刘连连摇头,“虽然我不太懂保险条例,但最起码的常识我还懂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保险,如果没有投保人的准确身份信息,后期要么是无法理赔,要么是非常麻烦。这一点,难道车站不明白吗?都是钱闹的,估计车站每卖出一份保险就有相对的收益,所以才会这么肆无忌惮。”
保单上差错比比皆是
调查期间,记者又随机查看了17名乘客的保险单:9名没带身份证的乘客保单上姓名出现了错误,5名乘客保单上的投保人一栏写的是陌生人的名字。
赵先生和小刘的遭遇是偶然还是普遍现象?3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平顶山长途汽车站,体验了一次买票过程。
提出要买一张到襄县的车票后,售票员说要带一元钱的保险,并要求提供身份证。记者表示未带,只报了一个姓名“王××”。很快,售票员将车票和保险单递出来,但保单上记者的名字“王××”打成了“汪××”。
“名字打错了怎么办?”记者随即问道。售票员称,这种事经常发生,没关系的。被再次追问“保险单上不是我的名字,万一出现意外咋办?”时,售票员头也不抬说了一句“没事”,就不再吭声。
随后,记者又来到平顶山客运中心站。购票时,售票员并未询问乘客任何个人信息,就直接加收了1元钱的保险。在保单上,没有车次等信息,投保人信息一栏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该站服务台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名字不一样也没事,上面有客票号就行,并称“现在的车都很安全,绝大多数保险都是为了防止万一、图个踏实,根本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