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变局:险企结盟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寻求突破
本报记者 肖玫丽 实 习 生 潘劲虹 广州报道
导读
医疗数据的壁垒阻碍健康险产品的研发和定价,导致商业健康险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基本是各种疾病一起覆盖的大病重疾险。
一片蓝海却“卖不动、赚不到”,是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的现状。
6月10日,平安健康、中国人保、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新元素大健康管理集团等10家机构共同发起筹备“南方国际高端医疗与商业保险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将设计新型医疗服务方式和内容、新型健康保险,提供一体化的健康防、控、诊疗服务以及相应保障。
平安健康广东南区医疗服务中心总经理吕瑞和坦言:“我们公司成立了12年,一直没有盈利,这是高端医疗健康险的现状,环境很艰难。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扭亏,也在做战略转型,中端医疗和基础医疗也要做。”
自去年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申请开放,国内共计50多家企业向保监会递交申请牌照。今年7月1日起,商业健康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将推广到全国,也将进一步激活健康险市场。
但专业健康险企业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平安、安邦、人保等在这一领域都未能实现盈利。险企如何更好地与医疗服务方合作、获得更多的医疗信息和数据,从而打破健康险产品同质化、实现成本控制,成为摆在诸多企业面前的难题。
结盟转型
据悉,联盟由涵盖医疗健康行业组织、医疗服务、商业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在内的10家企业共同发起倡议,并签订了《南方国际高端医疗与商业保险服务联盟倡议书》。
11日,新元素大健康首席科学家张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健康险现在是被动地等用户生病后,提供医疗服务以及相应费用的赔付保障,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健康管理,降低重病发生概率,减少赔付风险和金额,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艾瑞咨询向记者提供的《2017年中国商业健康险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5年开展健康险业务的企业共有128家,其市场格局呈现倒三角模式,头部企业为国寿股份、平安人寿、和谐健康3家,单家保费收入超过300亿元。
但专业健康险公司普遍亏损。2015年5家专业健康险企业投资收益和保费收入分别产生54亿元和466亿元收入,健康险业务收入占比88%。剔除投资业务收入后,2015年健康险业务亏损10%,其中成本包括退保金、赔付支出、手续费及佣金、业务及管理费。5家专业健康险的赔付支出占比达82.6%。
“亏损是一定的。”张黔进一步表示:“不管是高端医疗、中端医疗还是群众的普世医疗,要做到全过程的管控,从疾病的防和控两个维度来解决问题。”
平安健康广东分公司总经理林宏宇11日向记者表示:“高端人群除了医疗方面需求之外,健康管理的需求尤其重要。但我们以往更关注医疗方面的需求,绿色通道、异地就医、专家会诊等,这种传统的模式难以满足高端医疗、高端人群的需求。”
资料显示,平安健康中国平安(601318,股吧)集团旗下的专业健康险公司,其目标客户以中高端人群为主。2015年,其高端产品线保费收入占总收入的92%以上,主要来自平安智胜全球团体医疗保险、全球团体医疗保险、 尊优人生全球医疗保险等。
为了扭转亏损的现状,平安健康一直在筹谋转型。
林宏宇直言,转型就是加码健康管理。中国平安的思路是,以健康险作为付费方,担任主体,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从事线上问诊,万家医疗布局线下诊所,最后跟医保对接,中国平安提供数据管理。
与此同时,布局中端、基础医疗市场。据了解,平安健康的产品一般可分为重大疾病的一次性补偿和补充医疗保险。相比之下,一般保险价格在两万左右,高端医疗不受医保的限制,病房VIP可以扩大到海外就医,保额从一百万至两千万不等。
“转型之后我们产品的结构已经覆盖高端、中端和基础医疗。有一些针对医生本身健康的保值产品,几百块钱可以保三百万的额度,现在卖得很火。”吕瑞和说。
市场大,挑战多
企业谋划转型的背后,是健康险市场爆发在即,但健康险与医疗的“磨合”远远不够。
健康险俨然成为保监会鼓励发展的险种之一。保监会在5月23日下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保监会支持并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健康保险产品。
另外,2016年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申请开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财税〔2017〕39号文,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
该试点政策规定,对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11日,广东省医院协会会长黄力指出,健康险目前最常见的功能就是支付和理财,但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应该搭建链接、管理、继续教育与创新平台。
“链接病人和医生,最恰当的疾病找最恰当的医生,最擅长的医生链接到他最擅长的疾病上,同时对保险客户做终生的健康管理。”黄力认为:“大病商业保险是容易亏本的,所有的商业保险都希望治好疾病,保小病不要大病,商业模式上需要不断地灌输教育、创新。”
从产品来看,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大多体现在疾病种类和保额上。
《报告》指出,2016年,健康险产品种类增多,其原因是更低成本的线上渠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销量。产品的细分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企业针对细分领域(如单病种或特定人群等)设计产品;企业针对特定场景研发产品,如运动和慢病管理场景。
“目前商业健康险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基本是各种疾病一起覆盖的大病重疾险。投保人群基本要求是健康体,因为健康险的疾病风险不能有效管控,造成赔付成本过高,保险公司不敢进行大量带病人群健康保险产品的设计。”张黔说道。
医疗数据的壁垒也阻碍了健康险产品的研发和定价。《报告》进一步指出,现阶段,我国健康险费率制定依赖行业出台的疾病发病率,然而我国的发病率维度粗糙,为精算师提供的依据有限。
另外,从数据的获取途径来看,数据供应方主要有四类,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类企业、制药器械类企业。其中公立医院是核心数据掌控者,但分享数据的意愿并不强烈,同时,健康险企业相对弱势,造成其在数据信息方面的议价能力较弱,获取有效数据较难。
1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主任陈炼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目前市场准入门槛都是医院自己设的,医院更多是从客户的拓展、市场着想,有没有客源、客源是否有医院可提供的服务需求。高端医疗只是大医院的补充,基本上是保险公司上门寻求合作,看不到公立医院主动走出去找保险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