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演苏: 围绕公共利益建立地方强制保险制度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过程中能否吸引跨国保险公司区域总部‘入驻’,并且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保险业务集散地、再保险业务交易中心、保险经纪业务采购服务中心,将成为评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状况的重要指标。”郝演苏指出。
郝演苏在演讲中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保险市场应具有创新力。他说,由于国际金融中心是各类金融产品交易的集散地,其保险市场的发展与传统保险市场相比应实现三个转型:其一、传统保险机制向综合金融机制的转型;其二、传统保险市场向多元资本市场的转型;其三、传统风险仓储向金融风险媒介的转型。“有效实现三个转型的关键就是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监管的创新。”郝演苏说。
关于保险监管政策与税收政策,郝演苏指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通过充分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监管政策与税收政策,吸引和扩大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支持和鼓励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保险市场发展,也必须通过适度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给予扶植。“因此,承认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对于包括保险市场在内的其他金融市场的支持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郝演苏指出。
发展上海保险市场要在观念和政策上进行突破按照上海《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今年上海将推进保险市场建设,抓紧制定保险交易所建设方案;争取推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做好企业年金试点、投资上海公共租赁住房债权融资产品的相关工作;研究促进进出口企业在沪投保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国际航运船舶融资租赁业务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具备时,争取在沪先行先试。集聚航运保险营运机构,构建航运保险业务平台,培育航运保险经纪人队伍,打造航运保险业务中心;探索上海农业巨灾风险保障机制;研究推进上海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措施。
对此,郝演苏指出,发展上海保险市场首先要在观念和政策上进行突破。其次,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围绕公共利益建立以公众责任和食品责任为保障内容的地方强制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委托专业健康保险机构管理的制度,使上海成为保险市场发展的表率。
同时,他建议建立虚拟离岸港制度,吸引国内大型跨国企业“入驻”设立专业自保公司。还可以开展建立全国性寿险保单贴现业务中心可行性研究,为寿险保单贴现进入实质运作进行准备。开发利用银联系统自助交付期缴保费业务,开发长期寿险保单利用银联系统自助抵押贷款与商业消费贷款业务,研究建立“保联”服务系统。设立精算师事务所,为政府及中小保险机构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