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12年广义货币供应量预计增14%左右
(三)主要经济体房地产市场走势
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但前景仍不明朗。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新房销售总量为30.2万户,同比下降6.2%;新房销售中间价大幅下降,12月为每套21.03万美元,同比下降12.9%;2011年新开工房屋总量同比上升1.2%。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成屋销售量先降后升,全年为426万套,同比上升1.7%。与此同时,成屋销售中间价呈先降后升走势,12月为每套16.45万美元,同比下降2.5%。
欧洲房地产市场复苏态势不一。2011年德国和法国房地产价格仍继续上涨,英国的房地产价格先升后降,12月HALIFAX房价指数环比下跌0.9%,第四季度同比下跌1.3%。由于经济增长前景黯淡,英国房价仍有下行压力。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和欧元区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等因素的影响,欧元区外围国家房地产市场仍无起色。
日本灾后房屋重建需求上升,但价格仍较低迷。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统计,2011年日本新房开工数量同比上升4.2%;50家大型建筑公司接到的营建订单同比增长10.3%。2011年日本基准地价比上一年下降3.4%,为连续20年下降。
(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替上升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加,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保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继续实施包括量化宽松在内的非常规货币政策。2011年,美联储继续维持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2012年初,美联储表示极低的基准利率水平将可能至少维持到2014年底。日本银行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0.1%的区间。为应对欧债危机,欧洲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由紧转松,继4月、7月加息后,分别于11月3日、12月8日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1.5%降低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英格兰银行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的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美联储在6月底按期结束第二轮资产收购计划,于9月22日宣布实施“扭转操作”,卖出4000亿美元的3年期及以下期限的短期国债,并买入相同金额的6到30年期的长期国债。为应对欧债危机,向市场注入美元流动性,美联储联合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等五家央行于11月30日宣布,将美元货币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并将互换协议延期至2013年2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自11月起推出400亿欧元的新一轮担保债券购买计划,采用较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s)以低息向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降低了资产抵押债券作为抵押品的信用评级门槛,并将存款准备金率从2%降至1%。为应对不稳定的外部环境,缓解地震灾害冲击,日本银行推出总额5000亿日元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框架;将资产购买规模从年初的40万亿日元逐步扩大到55万亿日元;为地震灾区金融机构提供总规模为1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并将申请贷款的截止日期延长至2012年4月30日。英国于10月6日将政府债券购买计划扩大750亿英镑至2750亿英镑以刺激经济复苏。
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有所分化。主要新兴经济体同时面临经济放缓和通胀压力,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货币政策由紧转松。韩国、菲律宾、秘鲁、马来西亚以及智利在上半年加息后保持基准利率水平不变,俄罗斯、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等第四季度相继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其中,泰国中央银行11月30日将隔夜回购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3.25%,为两年来首次降息。巴西中央银行于8月、10月和11月三度降息,以应对经济减速。12月16日,印度储备银行宣布将回购利率维持在8.5%的水平不变,结束了长达19个月的加息周期。
(五)全球经济展望及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活动将减弱,下行风险将进一步增大。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3.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8%,与2011年持平;欧元区2012年将衰退0.5%;日本灾后产业链恢复,增速将反弹至1.7%;新兴经济体增速将降至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