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去陶瓷化” 破解景德镇衰败之谜
编者按/ 景德镇曾以“千年瓷都”的名号享誉全球,如今却被潮州、佛山等地远远地甩在身后,被迫走上“去陶瓷化”的经济转型之路。多少城市为了一句简洁、嘹亮的营销口号冥思苦想,景德镇却守着“千年瓷都”的封号,不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实在令人唏嘘。这与地方政府的品牌经营能力和城市管理能力不无关系。
本期《中国经营报》聚焦景德镇,试图还原“千年瓷都”走向衰落、谋求转型的历程,以期为与之类似的城市提供镜鉴。
破解景德镇衰败之谜
连日暴雨后,江西景德镇骄阳似火,一种燥热扑面而来,沿街摆放的各种瓷器在燥热中显得尤其凌乱。
“这是老瓷厂的最后一批货了。”5月15日,在景德镇,《中国经营报》记者听到,这句话成为沿街多家瓷器店招揽顾客的方式之一。这些商家兜售的花盆和鱼缸等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即便如此仍是买家寥寥。
店主们所说的老瓷厂就是十多年前作为景德镇“名片”的人民、红旗、建国等“十大瓷厂”;而那些日用的花盆和鱼缸等瓷器,也曾是这些老瓷厂的“拳头产品”。
“十大瓷厂”虽然烟囱依然高高耸立,但却不再冒烟了,破败的厂房里布满了蜘蛛网,锈迹斑斑的设备好像已经废弃多年的样子。只有少数老的厂房和设备还在被利用——人民瓷厂、红旗瓷厂的老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刚恢复不久的生产线上忙碌着。
一幅破败的瓷都之象在景德镇显现,截至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仅相当于广东潮州的40%、佛山的30%,衰落之相愈加明显,景德镇从此不得不走上陶瓷、航空、旅游并重的“去陶瓷化”转型之路。“千年瓷都”为何衰落?近日记者走访此处调查景德镇瓷业衰败真相。
十大瓷厂全军覆没
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国内外“傲视群雄”仅限于1995年之前,当时的十大瓷厂驰名全国。曾让景德镇引以为傲的瓷器,如今的作用也只是摆在那里供参观游览者想象“千年瓷都”曾经的繁华。
景德镇十大瓷器厂曾经闻名全国,现在它们的命运如何?
记者在景德镇最为古老的国有老瓷厂——建国瓷厂,看到工厂门口高高悬挂着“陶瓷文化创意基地”的牌子,这块牌子与其背后破败不堪的厂房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建国瓷厂零乱的烧制车间里,废弃的窑炉前面存放着一排排布满灰尘的青花瓷盘。
当地陶瓷从业人士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希望将老瓷厂改造成为“创业园”,吸引国内外艺术大师进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而那些曾让景德镇引以为傲的瓷器,如今的作用也只是摆在那里供参观游览者想象“千年瓷都”曾经的繁华。
同样挂着“陶瓷文化创业产业园”牌子的还包括雕塑瓷厂等几家国有瓷厂。
在景德镇另一家国有老瓷厂——为民瓷厂,老职工江东保依然在忙碌着。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是为民瓷厂的职工——3年前,在江西省国有企业改制的推动下,他被买断工龄转换身份。
“我是1976年进厂的,到2009年转换身份的时候已经有30多年工龄,但是只拿到了不足6000元的费用。”江东保告诉本报记者,为民瓷厂只给他和他的工友们买了5年医保和10年社保,然后他们就与这家老瓷厂“没有任何关系”了。
回忆曾经的繁华,江东保说,1980年后,为民瓷厂等企业进入鼎盛时期,每家厂都有两三千名工人,每年产值达几千万元。所以当时全国的陶瓷行业都有“近学为民、远学醴陵”的说法。
“那时候进瓷厂都要开后门,不进政府机关都要进瓷厂工作。”江东保说,当时他们的工资有上百元,而一般单位的工资才四五十元。
曾经的红旗瓷厂副厂长罗会寿,谈到逝去的“光辉岁月”时,也是唏嘘不已。他翻开厚厚的《厂史》对记者说,“鼎盛时期,我们厂有3000多名职工,下班口哨声响,浩浩荡荡的工人走出厂门,那个壮观……”
罗会寿介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先后以“私私合营”“公私合营”等方式将原来小而散的小作坊和经营实体进行整合,成立了建国、人民、为民、红旗、光明、华风、雕塑瓷厂等十六七家大型国有瓷厂。
“凭着十大瓷厂的整体实力,依托当时中国建陶行业龙头企业景德镇瓷厂以及一批部、省属陶瓷企业,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国内外均‘傲视群雄’。”景德镇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钧称,到上世纪90代初,景德镇陶瓷品种已发展到20个大类、2000多个器型、7000多个画面,形成了日用瓷、仿古瓷、旅游瓷、建筑瓷等门类齐全的陶瓷产品体系,并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明卫告诉记者,1995年以前,十大老瓷厂的总产值曾经达到四亿元以上;当时,景德镇的人口占全省的3%,上缴的税收却占全省的20%,成为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但这般“好景”仅存在于1995年之前。
内忧外患拖垮瓷都
当时,关停、改制景德镇老瓷厂曾经导致大约6万职工处于失业状态,倘若要维持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营,每家企业的最低费用大约在5000万元以上,按照当时景德镇的财政收入情况根本无法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