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庆民:国内银行理财业务不应属于影子银行

2014-02-17 14:47:57来源:[!--befrom--]
字号  

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升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要重点推进“两个增强”。一是增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配套服务能力。支持中资银行合理布局境外网点,增强银行业统筹两个市场、运用两种资源的能力,帮助中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支持银行业利用上海自贸区等平台,为全面深化银行业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二是增强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新形势下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总体政策框架,努力打造银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利用G20、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平台,积极参与制定国际金融监管新标准,同时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推动我国银行业持续安全稳健运行。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魏革军: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请您谈谈如何提高金融配套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问题。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阎庆民: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首要的是筑牢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一,要把握全要素生产率导向。金融更好地配套支持实体经济,就要将宝贵的金融资源投入到那些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更大的企业,投入到那些创新能力更强、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能更充分吸纳就业的企业中去。以此引导全社会提高资源运用效率,推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正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要义所在。第二,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无论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还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无论是“走出去”,还是扩内需,国家政策导向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势”。顺势而为,增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强化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实现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耦合,企业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金融与之相配合、相适应,才能保证微观市场效率与宏观集成效果相统一,在宏观大局层面保证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有效性。第三,要有良好财务基础导向。银行业在选择支持对象时,往往将企业财务基础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既是银行业需要坚持的一般行规,也是防止过度冒险经营,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的重要底线。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其次,要提高金融配套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关键要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新金融的“三项功能”,提高三类金融业态搭配的协调性,同时增进互补与协同,为实体经济提供多渠道资金来源、多元化金融服务、多层次金融市场支撑。一是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弥补市场失灵功能。政策性金融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不足,支持熨平经济周期波动。要加快推动政策性金融改革,积极支持铁路、公路、农田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二是发挥好商业性金融的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当前,商业银行总资产在金融机构140万亿元总资产中占比超过80%,信贷在社会融资中占半壁江山。需要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信贷主渠道作用,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细分目标客户和市场,创新机制、流程和产品,积极满足化解过剩产能、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合理信贷需求。积极稳妥发展非信贷业务,帮助实体经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还要发挥好商业银行的渠道优势、信息优势、专业优势,提高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发挥好新金融的引导创新功能。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信托计划等在内的新金融业态展现出极强的发展活力。这不仅改善了初创企业的金融服务,也推动激发了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要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新金融规范发展,并加强与传统银行业态的有机衔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效率。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再次,还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越发展,监管越重要。在提升金融配套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同时,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对此,重点要抓好“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好风险监管的敏感性、简单性和可比性。既要增强风险监管的敏感性,也要保持监管的简单性,同时还需要提高监管的可比性,防止监管套利。二是统筹好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同性。要进一步挖掘逆周期资本、动态拨备、杠杆率、流动性要求等监管工具的宏观政策效应,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释放统一信号,形成政策合力。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魏革军:最近一段时间,业界都在积极探索信息化给银行业将带来哪些深刻变化,这个问题您怎么看?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阎庆民:毫无疑问,信息化将深刻影响银行业竞争格局。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既是重要参与者,也是重点受益者。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我认为信息化将带来“三大深刻改变”。一是深刻改变社会运行方式。信息化推动互联网、移动网络快速发展,微信、微博、虚拟社区等迅速兴起,社会组织网络化加快,网络交流与交易开始盛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远程移动金融服务,将逐步与物理网点并驾齐驱,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业态形式。二是深刻改变经济运行方式。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等快速发展,不仅有助于缓解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有助于缓解生产环节的信息不完备问题,助推生产效率提高。这将倒逼银行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集约综合、精准对接、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三是深刻改变金融业运行方式。云计算、搜索引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推动金融决策更加科学,服务更加精细,交易更加高效。信息传播的全息化、持续化、无差异化,将使运营方式更加扁平化、弹性化,真正实现全方位、不间断服务。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还将带来金融业竞争模式的深刻变化。IpW中原财经_中原网·财经频道

  信息化将深刻影响银行业运营机制。在信息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适应挑战、把握机遇,银行业需要切实转变经营管理、业务创新和人才培育“三大机制”,加快构建“管理-创新-人才”的稳定“三角”,努力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信息化也将深刻影响银行业风险防控管理。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管理不当,信息科技风险可能导致银行业务瞬间全部瘫痪的重要风险,必须把好客户信息、系统运行和金融信息“三大安全关”,严加防范,确保信息安全。■

上一篇:周鸿祎: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
下一篇:杨剑波:乌龙指遭乌龙治 谁还敢搞创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