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谨防“竹篮打水”
从各国工业发展史看,技术创新以至“工业革命”和新兴产业的出现从来不是由政府计划出来的。政府虽然可以在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创新上发挥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但是,企业毕竟是最终的创新实现者。实现创新归根结底是由企业创意和完成的事。企业面临着最现实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对创新具有最切身的感受,可以说,创新成败关系到它们的身家性命,所以,企业是创新动力的最强盛源泉。
创新是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甚至是要做前人未曾想到过的事,所以,实现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创新者的想象力,企业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越大,创新的成果就会越丰硕。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期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给企业和基层留下了多大的创新想象空间。中国工业化继续推进所面临的约束和问题似乎是极为棘手难解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艰巨,风险很大。但只要给企业以充分的创新想象空间,创新成果就能层出不穷,中国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定会有乐观前景。
所以,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路径、技术选择特别是项目决策上,政府没有必要规定或者强求企业如何做,或者以高强度补贴的方式诱使企业就范。政府的高强度补贴不仅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而且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扰乱技术创新的环境。要相信,让企业充分发挥想象力,它们中的大多数可以走上可行的技术创新道路和进行适当的技术路线选择。从而实现中国整个产业体系的转型升级,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总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不是一哄而上的投资热,而是脚踏实地的研发创新;不是政府对企业强力补贴的揠苗助长,而是企业创新想象的更大自由空间和自负其责的技术路线选择;不是政府直接决定市场赢家,而是提供让更多企业参与竞争和合作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