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业变天了,3条投资建议你不能不看!
转眼间,3月就结束了,一年就过去了四分之一。
时光飞逝,不知道菜友们有没有发现,前两年要么P2P跑路惊心动魄,要么监管出台震惊八荒,相比之下今年P2P动静小了很多。
看上去,好像P2P今年上头条的次数少了,但是在菜导看来,今年才是P2P的生死之年。
从行业发展来看,P2P已经结束野蛮生长,进入门槛和运营压力都在逐渐加大。更关键的是,从今年开始,监管开始收网,从“动嘴”正在变成“动手”。
前两年,监管出台的都是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而今年出台的是业务指引和监管细则。
特别是各地陆续出台的监管细则,可不是口头说说而已,是实打实要落地的,这才是P2P平台要面临的杀招。
最近,有新闻说监管要延期到年底,看上去好像可以让P2P松口气,其实不然。
延期的原因,在菜导看来,不是考虑P2P平台的合规进度慢,而是各地监管这次是要动真格,宁可慢点也要整治到位。
随着行业发展和监管收网,今年P2P会有不少变化。对于P2P投资者而言,清楚地认识这些变化,才能够更好地投资P2P。
第1个变化:降息不可逆转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P2P降息潮正在来临。
数据显示,排名前五十的平台中,有31家平台的利率在10%以下,其中21家均在9%以下。
预计今年P2P综合年化收益率会降至10%以内。从长远来看,降息依然是P2P不可逆转的趋势。
降息原因依然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行业进入有序稳定发展,竞争进入白热化,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贵,加上大的经济环境现在是实体萎靡,获取资产的成本和风险也越来越大,整体运营成本有增无减。
另一方面,监管要求平台合规成本增加,特别是今年2月银监会正式发布P2P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对于微利甚至亏损的P2P平台来说,上线银行存管无疑大大加重了成本支出。
这种情况下,降息是必然选择。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及监管越收越紧越,小平台主动退出会越来越常见,大鱼吃小鱼也不足为奇。
面对降息潮,最重要的是不要逆势而行。
“
建议:根据行业降息变化,首先要降低收益目标,其次在高收益平台上的投资仓位将适当减少,短期轻仓一直是菜导建议投资高收益平台的策略。
第2个变化:明保变暗保
从自担到第三方担保,再到风险备付金,再到如今的履约险,P2P平台在担保这条路上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如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P2P只能是信息中介,并不能提供任何担保。但在实际运作中,显然难以实现。
一方面,国人的理财观念仍然看重保本保息,没有担保无法取信投资人。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的征信空白,国内的P2P根本无法识别借款端风险,没有担保平台本身也玩不下去。这不是监管就能解决的,而是国情决定的。
大家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平台上什么担保措施都没有,自己会不会投这样的平台?
所以,担保举措肯定会延续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出台监管细则封杀风险备付金时,整个行业都十分震惊。
毕竟,北京那次的步子跨得有点大,容易扯到蛋。
据此,可以判断,在合规要求下,平台会将以往的明保变成暗保。
什么意思呢?比如封杀了风险备付金,现在平台采取质量保证金以及履约险的形式,提供实质性的担保。
去担保这样的变化,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好有坏。
好的一面是,促使投资者提高风险自担的意识,同时逼迫平台通过提高信息披露等方式增强平台吸引力。
坏的一面是,可能出现平台借去担保之名,行违约之实,置投资人合法权益于不顾。
这里多说一句,相比担保由明变暗,平台背景増信作用则在不断弱化。
今年以来,国资系也好、上市系也罢,分手、撕逼、甩锅大戏轮流上演,说到底活难干了钱难赚了,当初的甜言蜜语都变成了今天的腥风血雨。
菜导建议,接下来投资P2P时,首先要增强风险自担的意识,要看到监管层正在力推整个理财市场去刚兑的传统。
“
建议:投资时风险一定要放在收益前面考虑;其次不要轻信平台担保举措,而要提升对平台信披的重视,并提高对披露信息的理解能力。
第3个变化:大标变小标
去年8月,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办法》规定,在P2P平台个人申请借款限额20万元,企业借款限额100万元。
这个规定是在直接冲击P2P大标模式,最近北京出台的监管细则直接封杀大标模式。
说实话,菜导对于这种一刀切式的监管有点不一样的看法。
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是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监管也希望通过小额、分散,降低P2P出现大规模、系统性的风险。
菜导也承认,大标模式确实出现过风险,加上诸如红岭创投的大标模式确实出现过逾期,还有对接金交所资产包的招财宝也确实爆发了兑付危机。
但是,小标就一定能规避这种风险吗?风险从来不是数量决定的,而是质量决定的。
如果资产质量不过关,小标一样会积累成大风险。单纯从投融两端进行限额,并非良策。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杀死大标以后,P2P平台转型能做什么?
从目前转型的平台来看,只能做消费金融了,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后果:杀死大标,其实是杀死了P2P为实体供血的功能。
特别是中小企业本身,长期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好不容易有P2P平台能够供血,如今一刀切下限额,企业就更难融资。
这样一来,P2P作为金融工具,也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意义。
而且,P2P发展消费金融,风险未必就小。裸条、高息分期贷和现金贷,都是消费金融结出的恶果。
此外,最近申请网络小贷公司成为热门话题。为什么?
因为单笔放款额最大可达注册资本的5%,以一个注册资本为3亿的网络小贷公司来算,其单笔最大放款额可达1500万元。
这就是封杀大标的结果,小贷公司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其中的风险之大就不细说了。
所以,对于简单粗暴的大标变小标的监管要求,菜导持保留意见。当然,对于平台来说,监管要求不得不执行。
面对这种变化,建议今后投资P2P也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判断。
建议:不要因为小标就放松风险意识,而且平台多采取小标打包的形式兜售,整体风险度未必低;面对以便利性为噱头的消费金融平台,借贷时更要小心高利贷变种。
以上三点,就是菜导对接下来P2P行业变化的一些判断。必须要承认的是,随着行业发展和监管落地,P2P必然越来越合规,越来越成为普通人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