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要小心:预期收益18% 实际为“零”
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被告知的预期收益率很高,然而实际收益率很低,甚至有可能是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近日,上海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做了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17家商业银行去年上半年到期的一些理财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差距巨大。
差距大到什么程度,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比如江苏银行的一期“聚宝财富专享4号”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为18.5%,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5%,实际收益率为1.5%;
华侨银行的一款股票挂钩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8%,预期最低收益率0,实际收益率为0。
如果仅仅是一两家银行的一两个产品也就算了,调查结果显示,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超过96%的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5.8%,1/3的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
100个结构性理财产品,96个都不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30个只能达到最低预期收益,试问这样的预期最高收益要他何用?
人们愿意相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肯定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都是有一定依据和一整套算法的。不过既然市面上大部分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在3%到5%之间,18%又是怎么来的?实现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扔一枚硬币,只要硬币立起来,收益率就是18%,这概率是不是小得可怕!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诚信、不靠谱的,银行更应该少讲些数字、多讲点良心。”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说。“不说明实现概率,只宣传所谓的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就是对消费者耍流氓!”
真心希望,银行能够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好了,不管银行真诚不真诚,融360财秘(rong360licai)的小编是真诚的,下面的建议在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时有可能帮到您:
不要只看预期最高收益
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股票、股指、外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往往是一个较大的区间,比如0-10%,实际到期收益率要参考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的时候不能只看预期最高收益率。
明确保本比例
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以保本型居多,但一定不要认为保本就是100%保证本金安全,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中的保本比例,有的产品为部分保本产品,如保本比例为90%,则意味着有可能出现亏损10%本金的可能性。
新手慎重购买
如果你是个理财新手,或是缺乏理财经验及知识,不推荐你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计算方式,并且能承受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