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涉嫌误导7旬老人存款变保险 保监局正取证
在“银保误导成维权重灾区,新华保险‘红双喜’5年支取变退保”的报道出街后,新快报日前又先后接到多位读者投诉,其中两位投诉市民都已是年过七旬的阿婆。两位阿婆都是在银行办理简单的存取款业务时,糊里糊涂地买下了保障期长达10年的新华红双喜保险,而当初销售人员关于两年后就可以取回本金或减少缴纳保费的承诺如今都变成了“浮云”。昨日,广东保监局向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对新华保险是否涉嫌销售误导进行取证,结果将在调查后公布,其同时强调“保监局的态度是对一切销售误导行为坚决打击,见一个打击一个”。
投诉1
肖婆婆:年龄超限仍被投保 风险确认非本人所写
出生于1938年12月的肖婆婆,和儿子、儿媳为自己当年购买的这份新华保险红双喜A款产品已经奔波了半年。2009年10月,独自到建设银行打印存折记录的肖婆婆,被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推荐了一款“理财产品”。“我打簿的时候,有工作人员跟我说买这个,我没同意,后来到柜台换存折的时候,他们又找了更高层的人跟我讲。”事情过去了两年多,肖婆婆只记得当时的工作人员跟她介绍,买这个产品比银行利息高,而且两年就可以取出来了。
自言“我都唔知保险是咩意思”的肖婆婆就把存折上的三万元转存买了这款产品,而直到2011年八九月份,想着跟子女交代后事的她将存折等物品交给儿子时,才被家人发现还有这样一款保险存在。令其家人感到蹊跷的是,一位已经70岁的老人怎么会给自己买一份保障期长达10年的保险,而更为重要的是,肖婆婆并不识字,只会签自己的名字。
肖婆婆的儿子胡先生告诉记者,母亲在解放前出生,从小就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母亲本人,明显违背保险常理。“合同里还有一行手写的风险提示‘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和投保提示书,了解产品的特点和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也不是我母亲写的。”此外,胡先生还指出,这份保险在2009年10月20日生效时,肖婆婆本人已经69周岁零10个月,也超出了合同条款中“69周岁以下”的承保范围。而就是这样一份疑点重重的保险合同,也顺利地通过了层层审核并生效。
在多次投诉后,今年2月新华保险终于为肖婆婆出具了一份回复函,虽然没有提及是否违规,但表示将退还肖婆婆缴纳的3万元保费,并支付3350元的“关爱金”。对此处理结果,肖婆婆及家人并不接受。“钱多少并不重要,我们要新华保险出来道歉,并且按照消费者保护法,以现在的银行利率给予我们双倍的赔偿。”胡先生表示。
官方回应
回访制度遭质疑 广东保监局酝酿监管新规
对于肖婆婆的遭遇,广东保监局在2011年11月18日出具的信访投诉答复书中已经明确认定:“经查,新华人寿(新华保险)存在信息披露、保单回访不规范的行为”。
对此,广东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就坦言,保险销售后的回访制度,是保险公司防范销售误导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墙,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