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宣教既要抓实又有温度 中原消费金融为老年人上好反诈课
随着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的发展,网络诈骗的手段也更具隐蔽性。其中,银发一族由于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常常被不法分子“盯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万余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追赃挽损308亿余元。
而就在此前举办的“3·15”晚会上,也曝光了主播利用老年人的同情心,在直播间上演苦情戏码,贩卖所谓“神药”的诈骗案件。借助互联网实施的诈骗,常常让老年人防不胜防,对其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多措并举加强老年人防骗教育、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这就需要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平台层面等多方凝聚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护航老年人幸福晚年。
为全面提升老年客群金融素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3月17日,在河南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中原消费金融走进郑州市欧安乐龄医养中心开展“学雷锋讲消保 金融知识进养老社区”活动,面对面向老年人宣传防范金融风险等知识,努力让老年人生活有质量、金融有保障、晚年有快乐。
活动中,一方面重“教”,针对当前养老诈骗的一些新特点与新套路,中原消费金融汇总成册,通过案例剖析以及现场问答的形式,让现场的老年人切实有所收获,掌握一定的防骗技巧;另一方面重“暖”,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知识宣教,中原消费金融将反诈知识与话剧、小品等文艺节目相结合,让老年人在欢笑声中提高反诈意识,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除了社会的监督、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从家庭层面来看,晚辈应多关心家中老人。纵观当前养老诈骗的类型,主要有投资理财型、健康养生型、精神娱乐型。在这些骗局中,不法分子常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拉近关系实施诈骗。因此,作为子女,在多陪伴老人的同时,也要多关注老人的动向,及时判断老人是否陷入骗局,采取措施避免财产受损。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从法律层面来看,国家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也十分关注。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打击整治老年人金融诈骗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法律政策标准和界限,确保精准把握、依法打击。
金融知识宣教工作并非一日之功。中原消费金融将继续坚守金融企业的初心使命,贯彻落实监管部门金融教育普及工作要求,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将金融知识宣传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护航老年人的安享幸福生活。与此同时,在各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老年人自身也需积极提升个人金融素养,提升自身防诈意识与识骗能力,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通讯员:郑淼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