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之死:撑不起放贷机构巨头梦的小众市场
近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同时,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
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必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18周岁,二是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进而变相叫停了校园信用卡业务。
市场空白——萌芽——繁荣发展——监管叫停,看来,无论是十几年前的银行还是三年前的分期&网贷平台,都陷入到这样一种“轮回”。所以,症结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把一个小众市场做大,究竟是谁之过?
从结果上看,校园贷行业出问题,以高不良、以及由高不良引发的非法催收等为主。在归因分析上,分析高不良的产生,一步一步就回溯到大学生群体,冲动消费、炫耀消费、信用意识淡薄等等,似乎是大学生的冲动使得校园消费金融的业务模式走入死胡同。
问题来了,在行业的萌芽期,大家之所以进入这个行业,看中的恰恰也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那个阶段,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是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是金融机构最优质的潜力客群,把握住了大学生群体,金融机构似乎就提前锁定了未来十几年的发展基础。
所以,最初的几年,第一批吃螃蟹者占据了最优质的大学生群体,尝到了甜头。引得同行竞相进入,齐力把这个小众的市场做大,为何此时无人意识到这个客群有“问题”?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并非客群的问题,若是客群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贯穿行业发展始终才对。
行业何时开始集中出现问题?恰恰是在大家齐力把行业做大的时候。也许,问题就出在“做大”二字。
过犹不及。硬是把一个百亿市场朝着千亿规模去做,怎么会不出问题。先来看个钢贸行业的例子。
2011到2014年间,钢贸行业是很多商业银行的噩梦。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主要是钢贸企业的不良贷款所致。2011年,仅上海地区钢贸贷款余额就一度高达2500亿元,之后不良暴露,银行收贷,不良批量暴露,大批钢贸商在2012年陷入流动性危机,跑路、自杀等恶性事件屡屡曝出,随之而来的是银行起诉、法院判决和执行等无休止的纠缠,在这个过程中,数不清的银行高管引咎离职,钢贸行业也令银行闻之色变。
银行在总结原因时,钢材价格的下降(2013年钢铁行业平均每吨钢材仅赚0.84元,一吨钢的盈利只够买一个鸡蛋)、钢贸商在供应链的弱势地位(营运资金经常被生产商、终端客户两头占用,资金链紧张)、联保模式(初衷是一家出问题,所有联保企业共同还款,结果是共同玩完)、资金的违规利用(钢贸企业从银行拿到大笔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证券等市场)、内外勾结、仓储企业的不作为等等都是理由,却恰恰忽视了自己。
钢贸行业毛利低,银行事先不知道吗?钢贸行业的盈利水平能支撑起多大的贷款规模,银行的内部测算模型算不出来吗?联保模式的隐患,银行不清楚吗?都知道。
根本的问题在银行自己,问题出在“做大”二字。看一下当时一家媒体对行业资深人士的采访:
2009年市场注入‘四万亿’流动性的时候,因为看好铁路、房产等基础建设,银行信贷业务员几乎是跟在屁股后面要‘塞钱’给钢贸商,因为贷给钢贸行业的‘潜规则’利率可以上浮30%~40%,不少下游项目又有地方财政兜底。一些钢贸商就是利用银行‘赚快钱’的心理,以钢材作为抵押品,将贷款套取出来,投入当时滚烫的股市、楼市,直至最终问题爆发。
校园贷也是个典型的小众市场,撑不起放贷机构的巨头梦
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计算出大学生年均消费金额约1万元,若假设大学生的消费均来自于可支配的生活费,即大学生年可支配生活费为1万元。对于理性分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互联网分期金额必然小于其可支配生活费,大学生消费类型主要为餐饮、娱乐和购物,以线下为主,线上分期以3C产品为主,因此不妨假定参与互联网消费分期的大学生人均分期金额为3000元(一部高端国产手机或旧款苹果手机的价格)。
消费分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有多高呢?曾有机构调查显示,2014年,使用过分期支付的大学生数量约在100万-200万人之间。以200万计,消费分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仅为5.4%,市场规模约为200万*人均分期金额3000元=60亿元人民币。所以,既便在分期平台的努力下,消费分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提升至20%左右,市场规模也仅仅222亿元而已,背后对应的从业者是三大电商巨头、持牌消金公司、数百家分期平台、数千家网贷平台。
显然,这是个典型的小众市场,大家分食之下,撑不起任何一家放贷机构的巨头梦。
但放贷者不管这些,2014年,校园分期市场同比增长200%以上,2015年,要实现更快地增长。扩展队伍(很多平台都有数万校园代理)、攻下一个又一个的学校、一层一层地下指标,总之,增长、增长、增长,恰恰没注意到这是个典型的小众市场。
在小河渠里开大船,不搁浅才怪。
后面大家看到的各类问题,裸条也好、暴力催收也好、债务缠身也好、甚至是个别同学的悲剧事件也好,都只是表象而已,是放贷机构驱动的“增长”——这头怪兽的受害者。
克服“天性”,方能走出轮回
理论上,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有增长的天性,任何一个市场也都有饱和的一天。所以,当追逐“增长”的金融机构遇到一个容易“饱和”的市场,搞事情,搞着搞着便会出问题,整个行业就坏掉了。
市场本身是无辜的,金融机构的增长“天性”才是需要约束的。只是,在很多机构看来,天性是用来释放的,而不是拿来压抑的。所以,金融机构才会有强监管的存在,银行尤甚。
其实,仔细去看,银行业的监管,根本上就是在压抑其放贷天性,通过资本约束来达到这一目的。只不过,资本充足率约束的是行业整体的增长天性,控不住行业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增长饥渴度,所以,我们看到了十几年前的校园信用卡案例、看到了三五年前的钢贸事件,既便是现在,很多银行还没有走出因“增长饥渴”带来的后遗症。
银行尚且如此,几年前几乎不受监管的分期平台自然也选择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其结果便是,自己吞噬了自己。
分期平台和网贷平台并非放贷机构,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自然没法用资本充足率等约束放贷机构的手段去约束。放任不管显然不成,怎么办呢?业务暂停好了。从根本上讲,这才是对天性问题的终极解决手段。
现在,银行成了这个市场中的主流玩家。现阶段的银行对这个市场充满了疑虑,还很小心翼翼。但,几年后,银行增长的天性会不会在这个小众的市场重新释放,并再造一个校园贷风波呢?
其实,这真不说好。不要考验天性,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