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年中大考 收益黑名单中行占16款
12775理财产品年中考:59款收益黑名单中行占16款,外资行包揽高收益
银行理财市场高速发展,每年都在刷新发行记录。
今年上半年,111家各类银行发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12282款,相比去年上半年发行数增加1000余款。
同时,在发行数大量增加的同时,理财产品也大量到期,今年上半年到期的理财产品数达到了12775款,其中,到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最高为27%,最低只有0.36%。
上半年59款产品未实现预期收益,中信0.36%最低。
根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今年上半年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有12775款,其中,59款理财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涉及的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渣打银行、中信银行等10家银行。
首当其冲的仍然是结构性理财产品,最低收益的理财产品均来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信银行有4款产品仅获得了0.36%和0.4%的收益,属于今年上半年到期最低者。中信理财乐投1101期(大豆联系款)、中信理财乐投1101期(玉米联系款)、“智赢十号”基金联系型理财产品(B款)、“智赢十号”基金联系型理财产品(A款),四款产品均为投资期限一年的产品,且为保证收益型产品,挂钩标的为期货和黄金。
黄金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这也让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深受其害。表现最为明显的当属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有16款理财产品到期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其中15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
而在这15款理财产品中,13款是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同时,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中国银行今年上半年到期的黄金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一共也仅有14款,只有1款到期实现了预期最高收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他13款理财产品虽然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但是都未出现亏损,最低年收益率为0.5%,最高也有3.1%。
到期收益率0.5%的理财产品为博弈BY12055—V人民币金上加金理财产品,期限为40天,资金投资于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央行票据、国开债、进出口行债券和农发债等高信用等级金融产品以及债券回购等金融衍生产品。
理财产品看涨黄金,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黄金走势一直较为低迷,导致这款理财产品最后只有实现最低的0.5%收益。
此外,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实监测,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恒生银行以及渣打银行等均存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债券和货币类产品无法实现预期最高,偏差约0.2%
除了结构性理财产品外,今年上半年还有不少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到期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存在小幅度偏差的情况,比如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的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迹象明显,货币政策也出现了调整,央行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同时,货币市场的利率也出现较大波动。国际形势的变化莫测,让银行在操作上和预判上加大了难度。
比如,交通银行有4款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未能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特别是澳元理财产品也出现此种情形。
“得利宝新绿”私人银行专享澳元理财产品(F1BB0729)和“得利宝新绿”澳元理财产品(FE112729)预期年收益率为6.8%和6.55%,期限分别为1年和3个月,理财资金将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到期年收益率均为5%。
以往债券和货币市场基本都能达到预期,但是市场存在复杂性,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这类理财产品也有较大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最高。不过,并不足以悲观,基本上都是小偏差,在0.2%左右,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外资行18款产品包揽高收益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未实现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中,结构性理财产品是重灾区,然而,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中,结构性理财产品也是首屈一指。
根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监测,在今年上半年到期收益率10%(含)以上的理财产品共有19款,其中18款为结构性理财产品。这19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分布在渣打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四家银行之中,主要以渣打、恒生为主,可见,高收益理财产品基本被外资行包揽。
在收益率排名前两位的是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的理财产品,渣打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录得27%的收益;东亚银行的牛熊双盈5“亚洲四小龙”指数基金保本投资产品到期实现了18%的年收益。
恒生银行的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产品-“连连盈”可自动赎回(OTZR50)和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产品-“步步稳”(OTZR14),起买金额均为10万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为1年,虽然给出了17.4%和13%的预期收益率,但最终二者分别取得了13.97%和13%的收益。